我理解!”
最后,龚仲是怎么离开人事处的,史处长还与他说了些什么,他什么不记得了。
龚仲没有向史权处长申诉什么,他知道,不让他参加竞争上岗,肯定是赵一局长的指示。
只是龚仲感觉到气愤的是,以前局党组公布说,树大明案件是他们四个人一起搞的。
虽说对他的伤害是巨大的,但他还可以理解的,毕竟当时的情况很复杂,江南局相信他的人不多。
局党组作出错误的判断,还是有其特殊的背景的。
但现在时间过去一年多了,经过黑山公安部门、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侦破,案情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慢慢浮出水面,事实的真相慢慢还原了,龚仲也从原来的“当事人”
身份中慢慢解脱出来。
大家都知道树大明等人冤枉了龚仲,树大明、方建军、方丽红为了各自的利益,违背良心说了假话。
真相大白后,虽说不希望局党组给龚仲一个什么说法,但至少应该从行动上予以纠正。
现在让龚仲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在明明知道自己是被人冤枉的情况下,在明明知道冤枉了龚仲的情况下,以赵一局长为的局党组,不但给一个什么说法,反而还剥夺龚仲参加竞争上岗的权力。
虽说参与竞争上岗了,并不一定能被提拔,但这至少是一种政治待遇,是一种对龚仲的认可。
现在剥夺龚仲的这种权力,实质上就是还在错上加错,不承认司法机关认可的事实,宁愿牺牲龚仲的个人利益,也不愿意认错。
古人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组织,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那些当官的,能真正做到这点,确实不易。
现在的那些领导们,坐在台上马列别人时头头是道,但事情一旦到了自己身上,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以前,龚仲一直认为,赵一局长是一位非常不错的领导,虽说管事细了点,心眼小了一点,但相对以前的局领导来说,还是非常难得的。
因此,当龚仲听到一些非议赵一局长的话时,他还不时从正面为赵一局长进行解释。
“人无完人嘛。
赵一局长最少解决了几十位家属子弟就业问题,以前的局领导只管自己的家属子弟,几时管过老百姓的子弟就业?赵一局长为江南局干部职工和系统内所有处级干部,每人解决了一套住房问题,并主持完成了江南局整体搬迁工作,以前的局党组没有吧?”
但现在明明知道在冤枉了龚仲的情况下,还剥夺他参加竞争上岗的权力,龚仲对赵一局长的印象一下子改变了,感觉到自己看问题还是不准确。
难怪别人说现在的江南正气管理局,有一股不正常的风气,那就是好大喜功,报喜不报忧,干部职工之间难得听到一句真话;活跃在局党组身边的,都是一群逢迎拍马之辈,真正有能力的能做实事的却默默无闻,根本得不到局党组的肯定与重用。
龚仲不禁想到了前不久生在江南局的一件怪事,当时他还有些不理解,现在却终于有些明白了。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国考是全国第一考。
每年公务员考试时,那可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好多人挤破了脑袋,千方百计都想进入公务员队伍。
听说竞争最激烈的是,曾有六千多人竞争一个工作岗位。
这一方面说明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艰难程度,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公务员岗位的重要程度。
可是在江南正气管理局,这个中央驻地方行政执法机关,却有一位新进公务员,考入江南局工作后还没有一年,就主动辞职走人了。
走时还情真意切地给赵一局长写了一封万言长信。
这一特殊事情,当时在江南局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有人痛惜,有人婉惜,有人惊讶,有人感觉不可理解,还有人觉得那那子不懂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