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知肚明,是生还是死,就这一波能不能成功了。
唐玄宗以为他要死了,心惊肉跳,连忙去探鼻息,发现还有气。
他本来是想弄死安禄山的,现在见他这么忠诚、居然愿意以死明志,突然有点拿不准了。
他长长叹息,于是问自己最宠幸的宦官“高力士,你说朕是不是错怪了他”
他是不是真的理解错了渔阳的意思,害了自己的好大儿
高力士是个人精,听陛下这意思,显然是有所松动,自然是往下说“陛下可以再仔细调查一下,莫要着急,不能误杀忠良。”
唐玄宗也有了台阶下“有道理,来人啊,把太医叫来,给禄儿诊治”
当然,即使不杀安禄山,他也不会让安禄山再出长安了。
安禄山要是知道唐玄宗愿意放过自己,估计得感谢死白居易,没把自己想要造反的地方写明白。
白居易如果知道的话,估计要哭了。
他是不想写明白吗他是不能写啊
没到他,连唐皇都不能写清楚,只能写汉皇吗
唐玄宗见过安禄山,见他没有造反的意思,心里舒服不少。
他给了安禄山如此高的权力,让他管辖三镇,就是因为无比信任他。
如今安禄山好像没有辜负他的信任,让他心里稍稍安定。
不久,宰相杨国忠也战战兢兢地来了。
唐玄宗态度非常不好“你听到天幕说的话了吗未来的叛军,居然会把你当成混乱的源头,这是为什么,你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杨国忠扑通一声跪下来,哭天抢地“陛下,臣做的事情都是您指使的。
那些外人为什么敢造反那是因为不惯臣外戚的身份、不惯陛下”
“西汉时期,以吴王为首的七个藩王,打着杀晁错,清君侧的名号,发动七王之乱。
他们不仅是想清君侧,也想把君清掉。”
“晁错是奸臣吗他只不过是个筏子”
唐玄宗闻言,思索良久。
确实啊,晁错是个好官啊,他是主张削藩,所以才被天下共击之。
杨国忠想到自己的妹妹,又为妹妹求情“这世上哪有什么红颜祸水不过是那些造反的小人非要拿这个当借口罢了,陛下明鉴啊”
唐玄宗望天长叹“唉,你说得有理。
这样吧,朕把这件事情交给你,你好好查清楚,到底是谁有反心。
安禄山那边,需要你多多注意,朕把他软禁了。
等他洗脱嫌疑,才会将他放走。”
杨国忠答应得非常爽快“臣遵旨”
唐玄宗忙完事情,感觉自己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帝王心术被用得淋漓尽致,心里安定不少。
他相信杨国忠和安禄山的狡辩吗
其实不相信。
不过唐玄宗不喜欢凡事亲力亲为,喜欢当领导,却又贪恋权力,所以非常喜欢玩制衡术。
制造出两股对立的势力,让他们互相平衡,此消彼长。
他不会轻易杀死安禄山,因为他担心杨国忠独揽大权,反之亦然。
经过天幕这件事,他对这两人的信任削减不少,决定让他们互相厮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