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小说

第39章 无所不能的合金树根(第2页)

朱绍华设计的燧发枪口径为四分,也就是13.6毫米。

许大武听得晕乎乎,以前他造火铳哪里会这么精细的?

他当然不知道,为了制作出这台“高精度”

的机床,朱母从小就……

不对,这是另一台。

他当然不知道,朱绍华为此用掉了多少二号合金树根!

二号合金树根的光滑、耐磨、绝热的属性,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机床制作完成后,再由另一台……郑清扬班长亲手调校,才能做到如此小的误差。

枪管制作完成,接下来就是打磨和拉膛线。

打磨最简单,拉膛线这种事情,其他人可都是闻所未闻!

虽然膛线很早就出现了,但是在前膛枪上使用膛线,会导致装填困难,大大影响装填速度。

所以真正大规模应用膛线,那都是后躺枪时代的事情了。

制作膛线,不仅要制作相应的工具,更要先确定好膛线的缠度。

直白的说,就是在一根固定长度的枪管里,膛线要旋转几圈呢?

缠度会影响子弹的旋转角速度,进而影响飞行稳定性、射击精准度、子弹杀伤力。

另一方面,缠度还会影响枪管膛线的使用寿命。

因为子弹是依靠摩擦膛线来产生自旋的,缠度越大,摩擦越强。

朱绍华倒是记得一些数据,但是然并卵。

因为每种枪的缠度都是不一样。

好在他的科研费用充足,人力资源廉价,可以用最粗暴的方式,一一列举试验。

而朱绍华要制作拉膛线的机械,可是两三百年后才会出现的技术,放到现在,妥妥的黑科技。

之所以敢使用这种黑科技,当然少不了合金树根带来的底气。

滑轮、曲柄轮走起!

连杆、滑杆、正弦杆走起!

齿条、齿轮、棘轮走起!

看着摆在众人眼前的拉线机,朱绍华心中充满自豪。

这绝对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机械了。

等许大武打磨完枪管,朱绍华亲自上手,固定枪管,安装刀头,调整正弦杆,转动滑轮,很快拉出第一条膛线,然后是第二条、第三条……第六条。

膛线深度约为口径的1%-2%,朱绍华使用的是0.6厘(约0.2mm)。

后世普通步枪的膛线是4-6条,对于13.6mm口径的枪管来说,6-8条膛线是比较合适的,但是朱绍华考虑到现有的钢材质量和加工精度,才选择了最小值。

把拉线机让给许大武,让他按照婉儿设定的6个不同正弦杆高度,拉出六种缠度的膛线,进行试验比较。

有了这些高效的工具,枪身所有部件中,技术难度最高的枪管……

仍然不算全部完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