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每天晚上的队列训练之后,刘衍便是训练他们的个人技艺能力。
按照戚家军考绩墩军技艺的等级细分为九等,眼下刘衍的军队才刚刚起步,不过数十人而已,也没有必要便粗分为上,中,下,不合格四等。
每等都有不一样的待遇与奖罚措施:上等者,每天都有肉吃,还可与陈勋等小旗官平起平坐,见了几名小旗官也只需作揖,不需下跪。
中等者,每三天吃一次肉。
下等者,每天只吃干饭。
每次考后不合格者,重打军棍十下,五次不合格者,重打军棍三十下,驱逐出墩军之列,不再享受军饷。
刘衍定下以后每两月一考的规矩,四等升降不定,中下等可以上升,上等也可以降为中下等,如有原地踏步者,也有相应的处罚措施。
一次原地踏步可以免责,二次原地踏步打五军棍。
三次原地踏步打十军棍。
五次以上原地踏步不进者,打三十军棍,驱逐出墩军之列。
当然,如果每一次都是上等成绩,那便不算是原地踏步。
一切视墩军的成绩而言,每个小队如果退步或是不合格比例大,连该小队的领队小旗官都要受处罚。
以刀盾兵为例,他们持盾牌时,能舞动遮蔽住自身为下等。
能试刀冲入枪阵内为中等。
令他们持牌与长枪兵对打,打得对手不及反手为上等。
刘衍近期还造了一批标枪,用以刀盾兵使用。
以后刀盾兵手投标枪,以二十步为标准,如能命中挂立在那里的三个铜钱。
中一个,下等,中两个,中等,中三个,上等。
一个不中,为不合格,便要挨打军棍了。
这个标准远低于戚家军的考绩练习,不过刘衍不急,慢慢来,将来自己一定可以打造出一支堪比戚家军的强军来。
长枪兵同样也是如此,他们练习长枪,也是在二十步外立人形木把一面,上分目、喉、心、腰、足五孔,各安一寸木球在内。
在擂鼓时,他们飞身挺枪向前戳去,任取一孔,戳刺五遍后,如有三次可以将孔内的木球刺于枪上,便为上中。
两次,中等。
一次,下等。
一次都没有,而且试枪时的手法、步法、身法、进退之法不严谨,便为不合格,军棍侍候。
这种等级赏罚制度出来后,每个墩军都有了一定的危机感,而且还将队内每个人都视为了竞争对手,不过这种良性的竞争氛围是刘衍乐于见到的。
古时的冷兵器作战主要靠的是腰力的使用,为了锻炼各人腰力,刘衍还吩咐工匠们做了一批石锁,让这些军户每天都要锻炼数十下。
不过刀盾兵与长枪兵的练习容易,火铳手的练习则比较困难。
他们练刀还好,主要是鸟铳的射击训练难办,不是因为各人都打不中,而是训练火器时的成本问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