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杜清和自然就收不到功德了。
不过杜清和也不会强求的,无愧于心就是了。
平复了心境,杜清和了周围,没有多余的人,才把手一招,桌上的碗筷锅碟,都自行飞到了厨房里面洗刷着,完事了自己归置好。
再招来一股清水,把桌椅都洗涤了一遍。
前后都不过一眨眼的事情,杜清和满意地点了点头,果然这神通的运用更加顺滑如丝了,连速度都提升了不少。
处理完这一切,杜清和又松松垮垮地坐下来,打开那本阴符经了起来。
阴符经是道家的经典,全名叫做黄帝阴符经,全以隐喻论述养生,如果有不理解的人,还会以为是一篇兵。
黄帝阴符经要与混元阳符经相配着来读,论涉养生要旨、气功、八卦、天文历法等方面。
作为一部高度精炼的道教经,黄帝阴符经不是简单因袭易学义理派的言辞,而是运用其义理思维,以易通老,演述“神仙抱一之道”
、“富国安人之法”
、“强兵战胜之术”
其实都是在讲养生罢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杜清和觉得是因为道家理论太过深奥难懂,就好像西汉初期的黄老之学一样,虽然是治国之道,却因为懂的人不多,而越来越式微。
没办法,道家就是这样,充满了神幻奥秘的色彩,往往不同的人,能在里面读出不一样的意思来。
毕竟道家乃是“道法自然”
,囊括万象,不管是治国、安民,还是经济、用兵、天文、音乐、科技、文学、养生等等,皆有涉略。
先秦诸子百家里,道家包罗万象,甚至法家、儒家都曾经吸收了道家的思想。
但也正是因为包罗万象,所以道家才没落了,以至于后世很多人都认为道教和道家是一样的。
其实并不是,简单点说,道家是哲学流派,而道教是宗教流派。
道教继承和改造了道家,这么理解就大概明白为何大部分道家古籍里会涉及其他东西了。
杜清和越是了解道教,就越是佩服道家。
正如道教是“入世”
的一样,道家的“无为”
并不是什么都不做的意思,而是不妄为,不乱为。
其实很容易理解的,就好像热心助人一样,如果帮助的人是恶人呢那岂不是助纣为虐了
一法通而百法通,杜清和对于“善心之道”
也领悟得更多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