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桐院是宋毓琴出嫁前住过的院子,这些年老太太一直留着,从未许人再住进去过。
大太太笑道“娘放心,栖桐院这些年儿媳一直派人打扫着,如今只需再布置布置就妥帖了。”
说完见老太太面露满意的神色,又讨巧道“还有我等会儿便吩咐人这几日都去码头上候着,务必好生接了小姑回来。”
老太太满意道“你想的周到。
阿琴这么些年没有回来,这次来得好生住些日子才行。”
老太太如今年岁大了,别的都不盼,就喜欢儿女在跟前,一家子人和和睦睦的。
陈氏感叹道“阿琴自嫁去谢家不过几月便接了管家权,主持中馈,照谢家一大家子,操持了这些年,劳心劳力,一刻也不得闲。
虽说苏州距离京城远,可再远还能几年回不来一次还不是谢家离不开小姑,这偌大的家业全赖小姑操持。”
陈氏说的老太太何尝不知道,所以这些年她便是再想女儿也从来没有叫她回来过。
当年阿琴远嫁,她不知道多担心。
自来媳妇熬成婆,一个熬字道尽了做人儿媳的艰辛。
好在阿琴的公婆慈和,丈夫也贴心,一年年的她在夫家也站住了脚,后又生儿育女,去年又得了个金孙,日子过得越发舒心。
陈氏见老太太一脸感伤,忙又道“不过如今可好了,小姑娶了个能干的儿媳妇,家里的事好歹能搭把手。
您如今不就回来您了么。”
老太太听了这话,一时心里一动,着陈氏道“阿琴这次回来,是咱家嫁出去的姑奶次回门,我想着让羡哥儿去接一接他姑姑,好歹尽尽他们小辈的孝心。”
陈氏听了没有一丝迟疑地笑着答应了“这可是他的福气了,等羡哥儿今儿下了学回来我就告诉给他。”
这个时辰家里的几个孩子都已经去了学里了。
老太太点点头算是应了。
“好了,时辰也不早了,你们散了各自去忙吧。”
老太太年纪大了,早晨又心情激荡哭了一场,这会儿便有些精神不济了。
众人鱼贯着出了门,在荣寿堂门口不远处便分开各自走了。
季萦回了四知院,先转到后院了金莲,见它还是没有要发芽的意思。
然后才回了屋里。
香榧见了季萦忙笑着迎上来“姑娘回来了。”
一边忙着帮季萦换上家常的衣服,一边扬声喊了小丫头给季萦端了茶。
季萦见她这样一副殷勤的模样,又神色间隐隐激动,便知昨儿晚上的花露应该是蒸出来了。
果然季萦刚从内室出来,香榧便迫不及待的道“姑娘,您真是太神奇。
昨儿晚上咱们按着您说的法子蒸了一晚上,今儿早上出来的花露已经与您之前用的那什么大食国进宫的玫瑰清露不差什么了。”
季萦放下茶碗道“拿来我瞧瞧。”
,,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