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解释道,“先皇后是圣上的原配,去的早。
那时圣上还只是个王爷,如今的皇后也只是一个王府侧妃。
后来圣上登基,出于各方考量便册封了她为继后。
只是继后的福气到底不如先皇后深,侧室扶正在天下人眼中本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再加之这些年她一无所出,而原配嫡子却被圣上早早册封了太子。
因此她这位子坐的就有些没有底气。”
原来如此这样来圣上和皇后对于太子的态度怕是各有心思。
太子是圣上的嫡长子,居嫡居长但却生母早逝无人护持。
这样的身世简直与当今幼年时一模一样。
所以无论是因着一个父亲的子之心,还是因为有着同样遭遇的同理心,圣上对待太子定是又怜又。
自己幼年时受过的苦难他想必并不希望在自己的儿子身上重复上演,所以圣上才早早册封了太子,定下子的名分。
这些年没有母亲帮扶的太子能平安长大,定是圣上为父又为母的精心护着。
圣上与太子的父子之情深厚,连带着他对先皇后的感情也格外不同。
皇后无子,又比不得先皇后在圣上心里的地位。
不仅如此,太子正嫡的名分也给了她很大的压力。
如此,她会想着换个自己能在名分上压制的住的皇子为继任者,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想到这些,季萦就问老太太道“太子在朝中的名声如何”
老太太一听,就知道她想到了什么,便道“太子性情敦厚,素有仁之名。”
季萦了然,上位者若是太过宽和,对下难免就少了些威严,这就容易滋生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
不过反过来,这未尝不是太子的真正聪明之处。
幼鸟在没有独自飞翔的环境时托庇在大鸟羽翼下,才是最安全的做法。
而且当今因着未登基时的争斗经历,继位后处事手段十分强硬,朝臣们在当今的高压下怕是十分希望下一任继位者手段能温和些吧
想到这儿,她试探着问老太太道“肃王府对太子的态度是”
老太太深了她一眼,有些意味深长的道“身为臣子自是忠于帝王的,为圣上分忧解难乃是本分。”
季萦瞬间了然,这是暗示肃王府效忠的只有圣上。
若日后与太子亲近,也是听从了圣上的吩咐。
老太太在回府的马车上教导了季萦一路,到了府中季萦扶老太太去了荣寿堂歇下才回了自个的院里。
自从季萦参加过宫宴以来,她在京中贵女中的交际圈好似一下子打开了。
时有各家姑娘办的赏花会或是品茗会邀她赴宴。
这中花宴是一条了解外界消息的重要途径,因此她也不矫情,多数会应邀参加。
在这中聚会上,她虽不想着出风头,但因着众人渐渐知道她调香的手艺了得,甚至连大食进贡来的花露她也制出来了,因此每每出门赴宴,聚在她身边的各家姑娘并不少。
而且虽已是初秋,闺中姑娘们喜执扇而行的风潮还未散去。
季萦做为纨扇风尚的创始者,自然更加受小姑娘们的追捧。
不仅如此,每次她在花宴上的衣裳配饰和妆容都让别的姑娘们追问不止。
她性情温和,对旁人的好奇多数有问必答,而且还能针对这些姑娘的特点提出亮眼的建议。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