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仪式结束后就是分发祭品,因为今年每家每户准备的都不少,分发下来钱桂花家又挑回多半篓的肉和粮食。
回到家的钱桂花等人也没有闲着,都开始为晚上的团圆饭做准备,她已经和两个妯娌商量好了,每家做六道菜,年夜饭准备个18道菜,过个丰足年。
钱桂花准备的都是新菜式,东坡肉、四喜丸子、豆腐酿蛋、毛血旺、炙羊排、腊味拼盘。
钱桂花是主厨,杨兰和二丫在一旁帮忙,石头坐在灶口烧火添柴,只有长顺给自己找了个好差事—试菜员。
钱桂花把准备好的五花三层的猪肉拿出来,用葱姜水给猪肉好好做个按摩。
因为这里的猪肉比现代的要腥,这里又没有料酒等去腥的调料,钱桂花只好用原始的手段多费些力气。
将清洗好的猪肉擦干,用火将猪皮那一面的毛燎干净,再把猪肉和葱姜水放在一起煮大概一刻钟。
煮好的猪肉捞出来切成大小均匀的方块,并用线绳将每一块肉都捆绑住。
长顺看着娘和大嫂绑的费力,感到十分不解,“娘,您为什么把它绑起来,它又不会跑。”
钱桂花边绑边道:“不把它五花大绑,它还真有可能跑了。”
长顺还是不解,不过想了一下也就明白了,“我知道了娘,如果不绑着它,它就跑东坡那儿去了,所以叫东坡肉对不对?”
说完还很是认同的点了点头。
一句话逗的大家都哈哈大笑,虽然其他人也不知道这道菜名字的由来,但却知道这块肉不是跑东坡那去了。
钱桂花揉着自己笑的快抽筋的肚子,这才给大家讲了东坡肉的典故。
“从前有一个满腹经纶的小伙子叫苏东坡……
农夫为了好好招待苏东坡,就去集市上买了两斤猪肉,但他又不知恩人的口味,所以就去问了苏东坡。
恰好这时苏东坡对窗外的田园风光有感而发在做诗,就念道禾—草—珍—珠—透心香。
农夫听着却理解成了和草蒸煮透心香,意思就是猪肉和稻草一起蒸煮才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