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完鱼之后,将钱交给赵桂英保管,两人便随便吃了点东西,又急急忙忙的赶去地里出工了。
多了这么一笔卖鱼的钱,修房子的钱确实差不多了。
其实真正说起来,这年头只要不是修砖瓦房,花不了多少钱的。
土砖是自己做的,木头是找队里去批的,修房子的人手则是一个村子里面住着的乡亲们。
所以赵桂英仔细盘算了一下,她手头这些钱应该是够了的。
既然够了的话,就得准备修房子了。
于是赵桂英早上便跟谢卫国商量好了,一会她就去村里相熟的人家说一下,让大家这几天早上帮着过来弄房子。
一个村里面住着的,几乎是一家有事,家家过来帮忙的。
没花赵桂英多少工夫,便喊足了修房子要用的帮手了。
不过大伙也就只能早上过来了,毕竟这会正是农忙的时候,家家都要出工的。
像他们这样过来帮忙的,都是帮完忙之后,还得急急忙忙的赶去地里出工。
工钱虽然不要谢家给,但谢家要给大伙做早上的那一顿饭。
房子就修在谢家后面的一块空地上,一共修了两间屋子,仍旧是土砖房。
等到修房子的一系列准备工作一做好,赵桂英便着催谢卫国去找李媒婆,商议什么时候让朱娇娥到自家来相了。
这一回相可跟上一次的不一样,要显得更加的正式了。
毕竟要是成了的话,赵桂英这一天还要打发朱娇娥东西的。
而朱娇娥只要是接了这些东西,便算是同意了这门亲事了。
那么后头,便是商量什么时候结婚这一类的事情了。
而且距离上次谢意去朱家冲相的时间,已经过了好几天了。
赵桂英这边要是再不有点表示的话,朱家那边便会以为谢家对朱娇娥没那心思了。
农村里头相亲,都不兴拖来拖去,相中了便是直奔主题的。
朱家冲,朱建军家。
李媒婆早早的便过来了,带来了谢家口讯的同时,也跟朱家商议好了朱娇娥过去相的时间。
日子便订在了后天,后天一大早李媒婆便会赶到朱家来接朱娇娥。
临走的时候,朱家打发了李媒婆一包半斤重的生姜糖,喜的李媒婆乐开了嘴,说了不少好话才乐呵呵的回去。
后日一大早,李媒婆便早早的赶了过来。
因为来的太早的原因,朱家这会才刚吃早饭。
见到李媒婆来了,张红云赶紧的让朱娇娥多拿一副碗筷出来,热情的邀请李媒婆一起吃。
李媒婆客气了几句,然后便坐下来一起吃了。
她之所以来这么早,确实是空着肚子来的。
不过不是为了混朱家一顿吃的,而是她平时就没有吃早饭的习惯。
用李媒婆自己的话来说,她一个老婆子,平日里又不出工的,一天吃两顿就够了。
朱家的伙食一向来都不差,李媒婆放下碗的时候,肚子都给撑圆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