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他手中的长刀猛地一挥,带着凌厉的气势,狠狠地劈向了那名贼首。
只听一声惨叫,贼首瞬间被砍成两段,倒在了地上。
看到首领被杀,众山贼们惊恐万分,纷纷惊慌失措地四处逃窜。
他们根本不敢与董卓正面交锋,只能狼狈不堪地逃跑。
然而,董卓并没有放过他们的打算,他率领军队追杀过去。
一时间,喊杀声、马蹄声响彻整个山寨,所过之处血流成河,一片狼藉。
半年之间,董卓率军打掉山贼巢穴三十余处,斩杀山贼上万。
其威名远播,河东郡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然,朝廷局势风云突变。
宦官王甫陷害忠良,贪赃枉法,终被士族抓住把柄。
加之宦官内部争斗激烈,曹节、赵忠、张让对王甫早有除之之心。
汉灵帝闻之大怒,将王甫抓捕关入天牢。
而太尉段颎,因与王甫素有牵连,亦受牵连入狱。
段颎深知自己大势已去,于狱中服毒自尽。
段家一夜之间分崩离析,众多段氏后人惶惶不可终日,纷纷寻找靠山。
段颎族弟段煨,深知董卓曾受段颎大恩,特来投靠,以求保全自身。
董卓见段煨来投,欣然接纳,叹道:“段公昔日之恩,吾未敢忘。
今忠明来投,吾定当护汝周全。”
段煨非常感动,遂二人焚香祭拜段颎,以表哀思。
然,有人借此诬陷董卓与段颎、王甫有所勾结。
一时之间,董卓被士人口诛笔伐,舆论压力如山而来。
朝中大臣纷纷上书弹劾董卓,言其与奸佞为伍,有不轨之心。
董卓心灰意冷无奈,叹曰:“吾一心为国,剿贼安民,却遭此污蔑。”
遂辞去太守之职,回凉州而去。
董卓离河东之日,百姓夹道相送,皆感其剿贼之恩。
董卓回望河东,心中感慨万千:“吾虽离去,然此心不改,若有朝一日,必再为天下谋太平!”
武孚本想着为董卓辩解几句,可许攸劝道:“董卓之举犹咎由自取,德瑜何必为一武夫而牵扯自身!”
张孟卓、何颙、吴巨、等人都劝武孚,武孚无奈听从没在管董卓之事。
此后,天下局势愈发混乱,而董卓之命运,亦在这乱世之中,跌宕起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