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坐进副驾驶,对主驾驶的士兵说道,“至少,在回程的路上可以安心一些了,这两辆装甲车会护送我们。”
李寄秋来不及多想,若无其事地回话道,“于大哥,您也要保重,希望佳蕊能早日康复。”
于之明察觉到秋凌已经回来,便没有再多说什么,“你把电话给她吧。”
李寄秋将卫星电话递回给秋凌,对方简单地寒暄了几句后便挂断了电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返程途中,车队在两辆装甲车的前后护卫下,一路畅通无阻,未遭遇任何干扰或阻拦。
然而,在抵达驻地之后,这两辆装甲车便原路返回了。
李寄秋心中不禁有些失望,如果有这些重装甲单位在,那些盗匪即便是曾经的山地步兵也完全不足为惧。
从粮仓出后不久,秋凌便已下令进一步加强防备。
此时,整个营区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号工地。
除了例行公事的拉铁丝网外,还挖了一道环绕整个营地的壕沟,掘出来的土也垒了一堵到成年人胸部位置的胸墙。
此外,战兵们在营区的三道防线外侧,又修筑了一些可以相互策应的防御工事,旨在将入侵者阻挡在营地之外。
同时,五辆装甲突击车也已集结一处,作为一支能够快响应并提供支援的机动部队。
所有的车辆都被布置成了一个环形防御工事,住宿区则坐落于这个环形工事之内,辅以民兵防守,如同一个极简版的车阵。
尽管两人的车辆无需用作掩体,但他们也不敢再睡在车上了。
这辆越野车实在太过显眼,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看起来就像是什么领导的专属座驾似的。
一旦战斗爆,无疑会成为敌人优先攻击的目标。
秋凌理解两人的顾虑,便安排他们在一个最为安全的地方休息,也就是残障疗养部的驻地。
这也是自三年雾灾以来,李寄秋次看到如此众多的残疾人,大约有四五十人。
他们几乎都是重度肢体残疾,有的失去了胳膊,有的则少半截腿,日常生活自理已相当困难。
据玲云筱解释,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在战斗中致残的。
对于这些因公事而残疾的人,秋凌给予了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照,伙食标准几乎是最高的,而且除非自己愿意,平时也无需参与任何工作。
然而,在与这些残疾人聊天时,李寄秋却听到了不少抱怨的声音。
但大多数人并非对自己的待遇有所不满,而是不甘心做一个依赖他人、无所事事的废人。
尽管秋凌一再重申,所有因公致残的人员都应当享受高标准的待遇,但残疾人们心中仍存有诸多怨言。
他们认为,自己已然成了废人一个,倘若还不能尽己所能地参与工作,那活着也毫无意义。
李寄秋很清楚他们这是什么心态。
在历经三年几乎只剩下丛林法则的末日生活后,绝大多数人都深刻体会到了一个道理:在集体中生存,必须证明自己的价值。
这些残疾人的言语与其说是抱怨,不如说更多的是出于恐惧,他们害怕自己因残疾而最终被家人和同伴所嫌弃。
被调派至此的柳旭一直在不停地为这些残疾人忙前忙后,虽然依旧显得十分笨拙,但他的心态已经明显改善了许多。
毕竟,相比起那些肢体残疾的人,自己至少还拥有健全的四肢。
而那些残疾人看到柳旭那笨拙不堪的模样,内心也感到了一丝宽慰,双方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整个营区一直忙碌到晚上将近十点钟,才完成了所有的防御工作,随后逐渐归于平静。
然而,李寄秋却毫无倦意。
他坐在秋凌特意为两人安排的小帐篷外,出神地仰望着璀璨的星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