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她们接下怎么做。
皇家选妃,亦要品行。”
“郭氏,家世年纪都挺合适的。
不过母后说的也对,还要再,要是人品也好,就定她了。
不好的话再换就是了。”
赵琯有些漫不经心的道。
在他心里,这个时候想的是老二赵瑗。
自己都要大婚亲政了,那赵瑗就也快大婚归国就藩了。
赵构已经死了六年了,这六年里,赵瑗始终在汴京城,这自然不是他被朝廷软禁了,而是因为赵瑗一样需要时间来成长。
同时,他的存在也是赵琯的一个补充,后者万一有了好歹了,赵瑗就是皇位的天然继承人。
而对于这个二弟,赵琯心里头早已经没有了排斥,虽说兄弟情深还远称不上,但这一刻他却感情很复杂。
随着太子之位的敲定,赵琯与赵瑗之间最大的竞争就已经结束了。
擂台上的失败者再没有对胜利者形成威胁。
赵构的英年早逝让一切都尘埃落定。
可赵琯也不能否认,这六年里,这个兄弟存在的意义;更不能否认在日后的岁月里,他这个亲兄弟存在的意义。
重大,很重大。
前者是对赵琯性命的一种保障,后者更是直接关系到赵宋本土与海外藩国的联系。
赵琯不是自己的老子,他的威望和影响力远不能跟赵构比。
在赵构死去的这六年里,赵宋对外扩张的脚步已经停了下来,同时赵宋与海外个藩国的关系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不是说海外的那些藩国表现有多恶劣,事实上他们对朝廷依旧十分恭敬。
但就是没过去的那种味道了。
朝堂上的很多人都清楚那味道是什么。
过去赵构在的时候,什么藩国不藩国的,在朝廷眼中藩国与赵宋本土没什么两样。
但是现在,藩国要成为真正的藩国了。
或许今后的时间里朝廷要彻底的适应这种变化,可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朝廷就对海外藩国彻底不管,不施加影响了。
这一切的一切,赵瑗和他背后的齐国都要承担着一个重要角色。
与这些事儿相比,那选谁当皇后的事儿,赵琯就觉得很平常了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