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弟说的在理。
大兄只要下的本钱,周延儒等鼠辈总能让皇帝改了主意。
便是不去再废那冤枉钱,大兄只管明面上称病,朝廷又能奈我何”
郑鸿逵从没想过天下距离郑家竟然是那么的近 松锦一败,明廷九边精锐为之一溃,满清若要再叩入中原,出入边墙,只会更如无人之境一般。
加之内里还有李自成、张献忠等流寇纵横,这大明江山俨然就要崩塌。
或许十年,或许更短的时间。
李自成都已经拿下洛阳了,还会对黄河以北视而不见吗 而他们郑家兵多将广,钱多粮丰,只要按捺住性格,费上几年时间在大员练出一支步军新锐,待到天下色变时候,趁势而起,席卷江南,南面称孤,还不是手到擒来继而进取中原也非难事啊。
孝思堂内,安平城中的郑家集团一干骨干悉数在座。
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如郑芝豹、郑鸿逵一般想,只有施富和陈鼎两人面露迟疑。
“施富兄弟、陈先生可有话说二位尽可讲来。”
郑芝龙敏锐察觉到了在座人群中二人神态的不同。
施富、陈鼎对视一眼,前者先一抱拳“大哥容禀,小弟只是觉得,若真如四将军、五将军所言的那般行事,大哥名头,恐是还欠些火候。”
“大哥自降明以来,虽为明廷立下了汗马功劳,累建奇功,俘其丑类,为海上十数年所未有。
然些许海寇西夷,于天下人眼中的份量远不如蒙鞑建虏重。
大哥再声名威震东南,却也尽是海上而不再陆地。
如真要发难,恐连江南都不会拱手而降”
陈鼎一手捋着下巴的那溜儿山羊胡,说道“大帅可知德不配位四字”
“我军似威临东南,实则浸润之地却仅限于泉州、彰化、兴化三地。
如若起兵,就是那福州且不能传檄而定,更勿囵是江南了。
大帅虽握有重兵,然于天下无大名无大益,外省之人视之,不过一兵头罢了。
较之骄横跋扈,拥兵自重的左良玉尚大有不如,谈何形影景从,众望所归”
那左良玉可还有东林党人为其吹捧呢。
然后者可不会多说郑芝龙的半句好话。
得知郑芝龙的宏图大志后,陈鼎献上的第一计就是沟通东林党人。
如果能拿下东林党,则日后取江南兵不血刃也。
但郑芝龙对东林党不屑一顾。
“清谈误国,实干兴邦”
八个大字,也能从侧面突出他的思想。
虽然郑芝龙对东林党的厌恶绝不只是因为他们的清谈误国。
这陈鼎就是陈永华的爹,而陈永华则就是那平生不识陈近南,纵称英雄也枉然的陈近南,陈总舵主。
同安人,早就在郑芝龙手下为幕僚。
昔日只是诸多寻常幕僚门客之一,可陈华穿越后他的地位可不就直线上升了,现如今出现在孝思堂中也不叫人意外。
“先生的意思是”
“属下敢请大帅遵朝廷调令,来年提一支劲旅,北上杀鞑。
如此方可显大名于天下,收厚誉于己身。
让天下之人尽知大帅威名。”
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