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小说

第16章 第二个视频末(第1页)

子孙果然该管该往死里管

李世民颇有咬牙切齿的欲望。

但朕到底是怎么把儿子管成这样的朕也不是不管孩子的阿耶呀

是观音婢,观音婢“早逝”

的缘故么没娘的孩子没娘的孩子果然难。

想到此处,李世民心中不由微微一酸,倒把怒火减下来两三分。

但他活动手掌,却暗自下定决心即使消耗来之不易的“偏差值”

,也非得为观音婢寻出一条活路不可

这当然有李唐子孙的个人因素,但模仿得如此适得其反,也确实与李二的特殊性有关。

简单来说,贞观之治与李二的个人气质绑定的太深了。

没有他那种旷世功业所生发的强大自信,是很难抵抗数百年来迷信的传统的在一般皇帝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似乎不宜得罪鬼神,但百姓的生计太过脆弱,上位者稍稍放纵,平民立刻就是苦不堪言;而如果盲目追求功业,那更可能虚耗国力,直接翻车。

所谓“似我者死”

,诚哉斯言。

正因为如此,学者们才往往喟叹,说唐朝功业如此盛大,思想理念上却实在相形见绌。

要是李二陛下能反思自己的成就,将之总结为后人可以模仿、学习的经验与教训;如果唐初的儒生能够更加敏锐,将贞观朝一闪而过的灵光固定为可行的理论,彻底驱散汉儒迷信的阴霾,那么大唐又会如何呢

贞观之治或许不可重现,但和平安稳的日子总可以久一些吧

毕竟,如大唐一样跌宕起伏的王朝实在举世罕有“安西万里疆”

固然傲视群雄;“国都六陷,天子九逃”

也是足以令历朝历代瞠目结舌的记录,只能高呼大唐不愧是大唐,在下限方面都如此突破预料

李二凤

众宰相

原本诸位超世之才还在认真思索天音指出的“经验”

与“理论”

,但听到最后几句,登时头皮发麻嘴唇发木,险些坐立不稳

什么叫“国都六陷”

国都长安陷落了六次吗

什么叫天子九逃天子逃亡了九回吗

妈的,后世子孙们到底在干些什么呀

刹那间惊恐愤怒涌上心头,真是烧得皇帝与宰相们咬牙切齿,双目充血。

即使已经接受了大唐必将灭亡的事实,但在诸位相公心中,本朝最糟的结局也不过是下一个大汉而已天子权威沦丧、朝廷播迁流离,最后被奸臣篡逆,无奈谢幕。

但现下这“国都六陷,天子九逃”

的惨烈预言,真是给了君臣们一记响亮的耳光大汉当年可没有这么凄惨过

皇帝长长吐出一口浊气,只觉胸中如火如焚,难以自抑,甚至不自觉的生出了迁怒

“国都六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