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我借花献佛,借高强常委的饭请你搓一顿。”
高强心想哪个汉平能让兴邦请客,顿时来了兴趣。
“哪个汉平啊?江南还有我不认识的大佬啊。”
“农信社改制办的一个新同志,他做了一个方案。”
“啥。
这么重要的事情你让一个科员去做?”
“哈哈哈,我们对能独立思考,敢讲真话,注重实际的年轻人,要真放手、真信任。
我们干的都是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谁也不知道改到哪一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因此没有别的办法,我的两个改革小组只能搞成思想最活跃、探讨改革最积极的地方,集思广益,上面有我们这帮半大老头子把着大方向,问题不大。
大胆的试,大胆的闯,年轻人胆子大嘛,没有过多顾虑和条条框框束缚他,反而能闯出一片名堂来。”
高强很不赞同。
“兴邦哥,你的胆子真大。”
“高强,你不要忘了,十几年前咱俩和罗汉平一样是毛头小子,不是翟柏涛、石涛书记放手让咱们干,我看咱俩我还可能在办公厅里耍笔杆子爬格子的唻。”
“你的意思是咱老了?”
“哈哈哈,咱是中坚力量来,谈不上老。
你开快点,我们都饿了。”
在春水堂,兴邦看完提纲,大体满意。
“我给你加几条。
再让高常委看看,高常委是财政专家唻。”
兴邦这边写稿子,高强开始看文件,他很高兴兴邦能让他提些建议。
兴邦加了四条:
、农村信用社原则经营范围限定在县级以下的乡镇农村。
吸储的钱放在当地支持当地农民生产、种植贷款。
、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问题要分账处理,历史的坏账打包资产处理,新信用社轻装上阵。
、信用社要成立法人机构,产权清晰,为以后改造成股份制银行创造条件。
、省委成立商业银行协调会,协调各银行退出农村信贷业务市场问题。
高强说。
“你这也不行,江南地区有些县信用社实力非常强,主要业务都是企业,你把它卡在农村不行。”
罗汉平说“高常委,这是上面要求的。”
兴邦一摆手。
“我们要符合实际。
高老弟的意见非常好,因此我们得加上第五条。
改革嘛,就是怎么合适怎么来。”
兴邦加了个第条:
、对于经济达南方县市信用社改造实施一事一议,审批其在县区以上开展金融业务,并鼓励先行一步探索试办农业商业股份制银行。
高强看到兴邦写在餐巾纸上的第五条很有成就感。
“这样更符合实际了。”
“哈哈哈,三个臭皮匠,定个诸葛亮。
回去我就跟书记汇报,让你这个财经专家一起抓农村金融改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