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菁岚笑着问,“老人家,您的地在哪?”
老农伸手指了指,“就在大相公院子隔壁,那块地势较高的,是我种的。”
李菁岚转眸瞧了瞧,翘起大拇指:“我瞧您这麦子长势比别人家的好呀。
今年的收成得有两石吧。”
老农有些惊奇:“您还会看收成?”
李菁岚抿唇一笑:“我曾祖往上就是农,祖父考中了童生,传到我父亲这一代考中秀才置办起田产。
说起来,我也是农户的后代嘛,我的嫁妆里还有几块水浇地呢。”
老农心中顿时升出亲切之感。
伯舟是读书人。
肯冲他们点点头,他们都觉得很有殊荣。
李菁岚竟然能和他们聊收成,还自称是农民的后代,真的很亲切。
看到李菁岚扶着伯舟往家祖坟方向走去。
一个老农出声:“大相公的病如果好了,以后我们租子是不是要少交点?”
“家太狠了,收我们什六的租子。
以前秀才在的时候,只收什三。”
秀才就是伯舟的父亲。
他这么一说,其他几个老农都不说话了。
古代没有百分比的说法,什六就是十分之六。
现在都是轮耕,并不是年年种粮食。
这块地种一年,明年要休一年。
不休的话,地力恢复不过来,几乎收不上来粮食。
家连休田也不放过,要交租子的。
按照朝廷规定。
伯舟的父亲是廪()生,每月领六斗米。
免八十亩田税,免除家中一人的瑶役。
伯舟父亲去世后,家本该交税。
但县里看过伯舟的卷子,认为伯舟十六岁前能考上秀才。
乐得送这个人情,根本没人来收田租。
家收了租,都落自己口袋了。
结果却转过头虐待家兄妹。
这也是家前世被‘匪徒’灭了全家,乡邻们却拍手称快的原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