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上一辈子是东山半岛人,没来过京城,只有在影视资料中见识过四九城的大概样子,这一世虽然有四九城的记忆,倒也是既熟悉又陌生。
他决定趁着现在不上班,好好得逛逛这四九城。
说走就走,深秋的四九城大中午的天气还挺热的,秋高气爽的最适合溜弯儿。
先兴致勃的去了四九城的标志皇城,来到故宫,远远望去,气势恢弘的午门印入眼帘,高十多米的红墙上刻着美丽的花纹,尖耸的屋顶,一派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风格;屋顶上斑驳,的黄瓦向我们展示着故宫的悠久历史和它所经历的沧海巨变。
进入午门,先映人眼帘的是两扇大红门,门顶上挂着一块牌子,四周镶着金边,上刻着两个醒目的金字午门。
故宫院中空旷,四望茫茫,白石块满地,草坪花木罗列,秀松亭亭。
有一对十余米的华表立于院中须弥座上,汉白玉质地,蛟龙缠绕,风从云生,上有云板、承露盘和蹲兽,庄严肃穆。
中和殿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为三间,四面出廊,金砖铺地。
屋顶为单檐四角攒尖,屋面覆黄色琉璃瓦,中为铜胎鎏金宝顶。
殿内外檐均饰金龙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图案。
殿内设地屏宝座。
乾清门檐下施单昂三踩斗栱,绘金龙和玺彩画。
门两侧琉璃影壁,壁心及岔角以琉璃花装饰,花形自然逼真,色彩绚美艳丽。
保和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屋顶为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
上檐为单翘重昂七踩斗栱,下檐为重昂五踩斗栱。
内外檐均为金龙和玺彩画,天花梁彩画极其别致。
夕阳西下,最后的一抹余辉斜射在故宫金色的琉璃瓦上,虽已黯淡,却丝毫掩饰不住从那里泛出的特有的王者气度。
故宫也有很多地方令他大失所望,因为这年代的故宫还没有很好的修缮,很多地方破破烂烂的,杂草丛生,随处可见的掉漆,有的地方还缺门少窗的。
不过就是这样,也难以掩饰他的气势雄伟、端庄磅礴、肃穆庄严。
这是文化与历史的永恒。
宛如一部雄壮的史诗令人心潮澎湃,又如一部宏伟的民族交响乐让人荡气回肠。
依依不舍的走出故宫,天色将晚,他也要准备回家,不过之前,他还要去个这年月四九城人必去的地方——东安市场。
在没有网络购物的年代里,大到婚嫁用品、扯布裁衣,小到锅碗瓢盆、针头线脑,都离不开一特殊的地儿——
提起东安市场,四九城人都不陌生,甚至很多外地朋友都听过它的名号。
因为在曾经的老四九城,四大百货里,东安市场是可谓最老的一个。
东安大街位于皇城东,地处热闹的王府井大街。
光绪二十八年(o年),因清政府修建东华门外的御道,道路两边的摊商迁至八旗兵神机营校场一带,最初这里仅是在清廷工巡总局规划的一处“自由市场”
。
岂料这里的商贩越聚越多,市场越摆越大,小吃、玩具、日用品、洋货、衣服、鞋帽等各色商品一应俱全,由“自由市场”
变成了“购物中心”
。
因临近皇城东安门,光绪二十九年(o年),其被命名为“东安市场”
。
清代宣统年间有人曾做过一竹枝词描述当时的东安市场:“新开各处市场宽,买物随心不费难。
若论繁华手一指,请君城内赴东安。”
时人称东安市场为“万宝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