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散朝后再行商议,无疑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意见,以有效应对那些可能出现的劾奏之言。
王曾丝毫没有人提及刚才赵祯的鲁莽行为,以及那两个不幸遭受无妄之灾的言官。
然而,经历过刚刚全场一片死寂般的尴尬后,赵祯也逐渐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不禁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尖,试图掩盖自己的窘迫。
若是放在从前,在这庄严肃穆的大殿之上,恐怕早就有人挺身而出,直截了当地指出他的错误了。
可今日,满朝文武竟然如此给他脸面,这着实令赵祯感到颇为意外。
原本他还以为接下来,众人会继续将矛头对准自己,对他展开一番口诛笔伐呢!
毕竟,在他尚未亲政之时,但凡自己说错半句话、办错一件事,不仅太后刘娥不会轻易放过,就连殿内的诸位大臣们,也绝不会手下留情,更别提顾及他这位官家的颜面了。
他们常常视自己如孩童一般,丝毫不将自己放在眼中。
未曾想,今日这些臣子们却宽容了自己一回,这让赵祯心中不禁暗自欢喜起来。
然而此时此刻,并不是自我陶醉之时。
当听到王曾给了自己一个下坡路时,赵祯迅速收敛心神,说道:“嗯,如此甚好。
那就依王相之言,先行处理众将的封赏之事。
至于郝仁嘛,则需从长计议一番。
既然已无其他要事,诸位爱卿便可退朝了。”
眼见着官家兴致索然的模样,众人原先是打算借着对郝仁的猛烈抨击,看看能否立即取得成果,从而压制住郝仁的风头。
岂料赵祯居然如此偏袒郝仁,甚至当庭罢免了两名谏官!
这般变故实在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
既然王曾与赵祯都已经发话,众人也只好照办。
待回到府邸后,他们还得重新谋划一番,务必要继续上书弹劾,绝不能让郝仁一帆风顺下去。
否则,此人日后必成大患!
于是乎,朝堂之上再无人胆敢发言,这场本应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大朝会,就这般草草收场。
大臣们鱼贯而出,陆续离开大殿,准备出宫回府。
郝仁并没有跟随着大部队径直朝外走去,他有意放慢步伐,缓缓前行。
没过多久,他与其他人之间的距离逐渐拉大,落在了队伍的末尾。
眼见得朝中大臣们渐行渐远,郝仁环顾四周,发现仅剩自己以及王曾、庞籍二人仍停留在原地。
他们似乎是故意为之,显然正在等待某个重要时刻或人物的到来。
郝仁见状,迈步向前,与王曾、庞籍开始闲聊起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