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小说

第 87 章(第3页)

言归正传,李来仪虽然看出了李世民心有顾虑,但是当着群臣的面她并没有问,而是等他们都散了之后,她才询问李世民。

世民一听,倒也没有隐瞒,他问:“你们知道福手福足吗?“

李来仪等人一听,就明白李世民的顾虑是什么了。

福手福足是什么?

那是民间百姓为了逃避征戌而决定自残手足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源于隋朝。

因为手或者脚断了的话,那么就可以避开征役了,因此才被称之为「福手福足“。

李世民生于隋文帝时期,待他长大一些后,隋炀帝继位,他可以说是亲眼见证了隋朝的百姓在隋炀帝在位时生活得有多水生火热。

那时候的李世民就觉得福手福足这个词充满了讽刺的意味,什么时候断手断脚竟然能够被称之为「福“了?

李世民犹记得隋炀帝当年三次东征高句丽的时候,民间选择自断手脚的百姓多不胜数,现在轮到他欲要东征高句丽,李世民也担心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真的要对高句丽兵的话,那么势必得向民间征兵。

“父皇,儿臣觉得你大可不必这么想。

“太子道,“你与隋炀帝不一样,隋炀帝在位时,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因此闸得民怨沸腾,再加上他三次东征,屡次将战争当儿戏,以至于一再贻误战机。

“如此一来,才会导致朝中群臣对他失望,民间百姓对他失去信心,继而做出自断手足的行为来逃避征役。

“但是如今我们大唐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朝中君臣相和,更重要的是我们此次东征高句丽是为了大唐的边境稳定,并非为了炫耀武力,因此儿臣认为民间必不会再出现百姓为了逃避征役而自断手足一事。

太子说完之后,李来仪开口道:“如果耶耶有所顾虑的话,我觉得我们可以选择

对民间进行义征。

“义征7“

“对。

「李来仪道,“征役是强制性的,而义征则是以自愿为原则,我愚民间愿意为耶耶效力的勇士也不在少数,只要安排妥当的话,民间必定不会出现百姓自残手足这样的事情。

“这是个好办法。

“李世民不由地抚掌赞道,“如此一来,倒不必为了征兵一事而闹得民间怨声沸腾了。

李世民当然知道就算他下旨是向民间义征,保不齐会有官员媚上欺下,干出一些阳奉阴违的勾当。

但是他也不怕,毕竟就像来仪说的那样,办法总比困难多。

李世民原本就有意要兵攻打高句丽,现在李来仪想出的办法解决了他的顾虑,当即他就下旨决定亲征高句丽。

是的,李世民决定自己亲自东征。

这个决定一出,不少人都持反对意见,褚遂良更是上疏建议李世民派朝中两三位猛将率领四五万士兵东征就足够了。

“将士们仗陡下威灵,攻取高句丽如反掌耳,陡下何必以身涉险?7“

虽然大唐已经有太子了,而且太子并非无能之辈,但是太子又如何能够比得上李世民呢?

在群臣和百姓们的心目中,李世民对于大唐可是犹如定海神针一般的存在,薛延陀和回纶等部族如今不敢妄动,皆因李世民在。

所以如果李世民出事的话,那么这对大唐而言绝对是一个坏到不能再坏的消息了。

这下别说是褚遂良这些原本不赞成此时东征高句丽的大臣们了,就连赞成的李勤等人也忍不住劝李世民要三思,虽然每个人劝的话不一样,但是中心意思都大差不差。

在他们看来,打仗这种粗重活儿交给他们去办就好了,至于李世民?安心留在长安等他们的捷报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