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特传檄文,广聚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灭群凶。
望天下忠义之士。
急兴义师,共赴国难,扶持皇室,拯救黎民。
檄文到日,可奉行。
王定看了以后很是满意,立即用了玺印,派人分送各处诸侯。
王定檄文出去以后,很多诸侯纷纷起兵,响应于他。
很快就在洛阳的外围,聚集起了二十路诸侯的人马。
有后将军、汝南太守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渤海太守袁绍、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
还有典军校尉曹操,西凉太守马腾,度辽将军公孙瓒。
广陵太守张。
徐州刺史陶谦,长沙太守孙坚,颍川太守李旻。
上党太守张扬,南阳太守张咨,章陵太守黄祖。
王定则率领万大军姗姗来迟。
加上他,总计二十一路诸侯
众人聚齐以后,在酸枣会盟。
众人立下了誓言,共讨董卓。
又选出盟主,大部分人都推举王定做盟主。
毕竟以王定的官职最高,而且威望也最重。
但是王定推辞了,他让给了袁绍,并提议曹操作为副盟主。
本来袁术一心想当盟主,但是他没有争过王定。
好在袁绍为了照顾他的面子,安排了他做后勤的粮草官。
大家便商量如何进军。
按照袁绍的意思是。
各路诸侯集中兵力攻打虎牢关,也就是旋门关,从虎牢关过巩县,偃师到达洛阳。
因为虎牢关相对于轩辕关、大谷关,更容易攻打一些。
这边袁术和孙坚,又带领人马,从颖川来到了酸枣城外。
他们又共同推举为长沙太守孙坚做先锋,前去攻打虎牢关。
随同孙坚一起的还有济北相鲍信,河内太守王匡。
鲍信有点小心思,他想抢夺头功。
便抢在了孙坚的前边,来到了虎牢关下叫阵。
虎牢关守将华雄便带领部队出来与之交战。
只不到两个回合,鲍信就被华雄斩杀在阵前。
官兵随即大败而逃。
华雄领兵随后追杀,这一战他斩获良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