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说他怀才不遇,因为皇帝一时疏忽,没有重用他,才导致他流落蜀地。
但蜀地的刘焉一样没有对他重视。
所以还是回归朝廷的好,他会奏请皇上重用他。
而且诸葛亮在信中,高度夸赞了李严的才华,说他在原荆州的群臣当中也属大才,起码是前十之列。
李岩本身就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
他看着诸葛亮的信,骄傲地点了点头。
他觉得诸葛亮说得不错。
如果诸葛亮真的这样奏请皇上的话,他肯定能得到重用。
他也觉得自己的能力已表现出来,他凭着三万守军,硬挡住了20万大军的进攻。
所以他在抵抗了5天之后,便命人打开了城门,归顺了朝廷。
这让张辽和徐晃非常的无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们都认识李严,特别是徐晃还同李严共处过一段时间,因为徐晃是在上庸那边,离秭归非常近,而李严就在秭归做县令。
李严还到上庸拜访过徐晃。
当然,那是去套近乎的,因为徐晃是王定的老部下。
李严本来是想走徐晃的路子,接近王定。
只是虚晃的情商太低了,没有理解李严的意思,所以李严才愤而出走。
在高顺到达成都城下的3天之后。
徐晃和张辽他们才姗姗来迟。
不过,这时的成都城已经摇摇欲坠了。
张辽到了以后,孙策和高顺都来到了张辽的大营。
毕竟这里以张辽的官位最高。
张辽首先感谢了孙策,攻打成都,等于是帮了他的忙。
接下来,他们便商量攻打成都还是劝降刘璋。
诸葛亮主张劝降,他觉得刘璋是一个无能之辈,自己并没有主见,也没有称霸的野心。
完全可以让他到洛阳去为官。
那样的话就能和平收复成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