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要依照我的规划蓝图付诸实施,首先便是厂房的建设,这将是一个耗时约半年的庞大工程,期间需要克服无数技术难题与施工挑战。
而紧接着,为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环保合规,我们必须同步建设一座高效能的污水处理厂,以及专为商鞅市量身打造的水过滤中心,这两者的建设成本与技术要求同样不容小觑。”
“谈及投资,我初步估算,仅是厂房建设这一项,便需耗资约三百万之巨,这还不包括后续的设备引进与安装调试等费用。
而一旦饮料厂拔地而起,我立志要打造的是北方地区首屈一指的现代化工厂,这意味着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员工,更是质量上的精英。
初步估算,工厂运营所需员工至少达到一千余人,这一千人多人我从哪里招聘呢?”
“此外,污水处理厂与过滤基地的运作同样需要大量的人力,哎真是愁人呀!”
郭靖轻轻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即便一切顺利,饮料厂也需数年时间方能步入正轨,而在此期间,我们可能不得不面对市场的波动、技术的迭代以及人才的流失等多重挑战。
这样的项目,短期内难以看到显着的成效,甚至可能让人心生退意。”
他叹了口气,目光中闪过一丝无奈:“所以,如果换做是我,站在他们的立场,或许也会倾向于选择见效更快的旅游业。
但对我来说,实体制造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石,是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我虽有心在商鞅市加大投资,可现在看来,阻力重重,前景未卜。”
说到这里,郭靖站起身来,目光中透露出几分决绝:“或许,我该重新考虑我的计划了。
稷下学宫刚刚申请成功,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也许西京会有更适合的土壤,看来是时候抽空去拜访一下任伯伯了。”
听着郭靖一番详尽而深刻的阐述,蒋宏亮起初还颇为投入,嘴角挂着笑意,仿佛是在欣赏一场精彩的辩论。
但随着郭靖话语的深入,蒋宏亮渐渐察觉到了话中隐藏的深意,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微妙的情绪——这小子,分明是在用这迂回的方式提醒自己,勿要短视,要放眼长远。
蒋宏亮轻笑着摇了摇头,也拿起一个苹果咬了一口,那清脆的声音似乎也在应和着他内心的释然与豁达。
他放下苹果,眼神中闪烁着理解与欣赏,笑着说道:“你这小子,真是越来越会说话了,绕这么大个圈子,不就是想说我眼光不够长远嘛!
放心,我还没到老眼昏花的地步,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我心里自有一杆秤。”
言罢,他收敛了笑容,神色变得认真起来:“你上次提到的保护水源地,我铭记于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我深有体会。
我之所以愿意将二龙山附近的开发权交给你,就是因为我信任你的眼光和决心。
不过,话说回来,咱们商鞅市区确实缺乏有吸引力的旅游景点,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说到这里,蒋宏亮话锋一转,目光中充满了期待:“所以,你小子要是真有什么好点子,就别藏着掖着了,痛痛快快地说出来吧!
你要是能提出一两个既符合长远发展,又能提升我们城市形象的方案,我现在就可以拍板,把二龙山附近的开发权正式租给你,明天你就可以去政府办理相关手续。”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