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小说

第39章 新片的合同细求收藏求追读(第2页)

();()  每个国家对于什么才是大导演都有着自己的评价,华语电影也有着自己的评判标准。

没拿过欧洲三金,也没有在国内上映过电影的林浩显然不在大导演的行列中。

何况,6000多万美元的票房,跟吴白鸽的5亿美元的票房比起来还是有显著差距的。

只不过,80万-6000万这个敏感的字眼,还是引发了不少人的惊叹。

争论也由此开始。

“这个年轻导演真厉害,那他这一下不是赚大发了吗?”

“屁,好莱坞跟咱们国内不一样,别看报纸上瞎吹,他就是一个打工的,连剪辑权都没有。”

“只要钱给够,我也不要剪辑权。”

“林浩没有剪辑权,那李鞍有没有剪辑权?”

“李鞍怎么可能没有剪辑权,不要乱说,这么多年李鞍在欧洲的收获可不是白来的。”

“李鞍在欧洲拿奖不还是靠的张译谋?”

“......”

有人觉得拿林浩这么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导演跟李鞍比较是一件挺搞笑的事情。

殊不知,在北美,也有媒体在炒作这个话题。

因为两部电影都还在上映,而《卧虎藏龙》随着金球奖与奥斯卡的提名的热度,放映的馆数极具暴增。

2000多家电影院,现在都在上映《卧虎藏龙》。

而《10号》的上映馆数,也是不减反增,在新线影业的一番操作下,上映的馆数同样来到了2000多家!

甚至,为了把《10号》最后的票房潜力榨干,宣发部门还主动的挑起林浩与李鞍之间的话题。

如此不加掩饰的炒作行为,自然引起了《卧虎藏龙》这边发行方的注意。

他们也很快反应过来。

“AngLee&LinHao,谁才最受北美观众的欢迎?”

两部毫不相干的电影,影片的内容针对的观影人群也截然不同,还真的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但这种讨论,完全影响不了刚拿到奥斯卡提名,又荣获了圣丹斯电影节短片奖项的林浩。

从圣丹斯电影节回到洛杉矶的他,正在紧锣密布的筹备《谍影重重》。

刚回来,袁禾平就拿着自己动作团队凭借林浩的分镜头拍摄的武打动作画面找上了门。

当过导演的袁禾平,通过画面的形式阐述简单快捷的搏击动作简直不要太easy。

看过之后,林浩除了觉得还不够狠外,还真挑不出太多毛病来。

尤其是,画面中两位动作师傅完美的还原了《谍影重重》后续的一个经典的画面。

把一本书按在人的脸上然后猛锤。

虽然直接打脸更具有画面感,但从格斗的角度上讲,因为受力面积的增加会受到更多的冲击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