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题为《夜过盘石,隔河望永乐,寄闺中,效齐梁体》,再明白不过。
岑参一路而行,一路写诗,他或许见过最美的山河,最美的城郭,但他还是会在某个夜晚,想起自己所爱的人。
开元二十八年(o年),回到长安,岑参正好赶上王昌龄再次被贬,这次,他被贬为江宁丞。
岑参写下《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中尽显两人真挚的友情,也充满了岑参对王昌龄贬谪的同情:“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
明时未得用,白徒攻文。”
“自闻君欲行,频望南徐州。”
岑参在诗中鼓励王昌龄,不必去计较一时荣辱得失。
“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
,与《周易》“潜龙勿用”
一个意思,高才大器虽不得明君赏识,一时重用,也应当如葆真之潜龙、待举之黄鹄,持续积蓄忍耐,等待时机,终有一日青云直上,鸿图再展。
岑参也在诗中劝慰王昌龄,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保重身体,“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字里行间满是朋友间真切的挂念和殷切的祝福。
王昌龄看到岑参这样饱含深情的书信之后,失落的心情有了温暖: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年)秋,岑参由匡城(今河南睢县)至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次年春,游梁园。
梁园始建于西汉,西汉梁国都城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
梁园是梁孝王刘武营造的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
《史记》“筑东苑,方三百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平台三十里。”
《水经注疏》曰“筑城三十里”
。
梁苑集离宫、亭台、山水、奇花异草、珍禽异兽、陵园为一体,是供帝王游猎、出猎、娱乐等多功能的苑囿。
梁园是以邹阳、严忌、枚乘、司马相如、公孙诡、羊胜等为代表的西汉梁园文学主阵地。
后世谢惠连、李白、杜甫、高适、王昌龄、岑参、李商隐、王勃、李贺、秦观等都曾慕名前来梁园。
李白更是居住长达十年之久不忍离开,《梁园吟》成为千古名诗。
在游梁园的前后,岑参写下两七言绝句《山房春事二》。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第一诗写的是浓郁的春光充天塞地,连山房书屋都被蜂蝶花木占领,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此诗写景细致,语言朴素自然。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旧时花。”
第二诗写梁园的春景,看似怀古,实为感时。
前两句从正面极写园林之萧条,后两句通过庭树春日花写绚烂的春景,从反面来加以衬托,表达了诗人的伤感、物是人非和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这诗,后人袭用者多,却没有岑参的意境,实为绝调。
岑参五岁读书,九岁属文,十五隐于嵩阳,二十献书阙下,二十五游河朔。
青少年时代的痛苦磨砺,让岑参有了异于常人的感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