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雨下南涧,孤峰出东原。
栖迟虑益澹,脱略道弥敦。
野霭晴拂枕,客帆遥入轩。
尚平今何在,此意谁与论。
伫立云去尽,苍苍月开园。”
此诗描写了闲居草堂时的所见所闻,景中有情。
缑山,即缑氏山,在嵩山之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缑氏镇东南。
传说这里是周灵王太子晋得仙之处。
岑参还去过登封北的巩县,在那里他寻访了当地一位有道德、学问而隐居不仕的李先生,留下了《寻巩县南李处士别居》:
“先生近南郭,茅屋临东川。
桑叶隐村户,芦花映钓船。
有时着书暇,尽日窗中眠。
且喜闾井近,灌田同一泉。”
古代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又说八家为一井,“闾井”
即乡里,指所居之地。
巩县南郊邻近嵩山,故有“闾井近”
之说。
这期间,岑参的友人崔明允已在朝为官,他寄诗《巩北秋兴寄崔明允》叙友情:
“白露披梧桐,玄蝉昼夜号。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君子佐休明,小人事蓬蒿。
所适在鱼鸟,乌能徇锥刀。
孤舟向广武,一鸟归成皋。
胜概日相与,思君心郁陶。”
崔明允,博陵人。
博陵大约在今河北定州、深州、饶阳、安国等地。
开元十八年进士,天宝元年应制举文辞秀逸科及第,官拜左拾遗内供奉,位终礼部员外郎。
透过此诗,可看出岑参借景抒胸臆的巧妙手段。
友人崔明允在朝为官,辅佐休美昌明之世,而自己却隐居蓬蒿之中;可自己心思在鱼鸟身上,岂能出仕从政呢?徇,曲从。
锥刀,指微细之利,即“锥刀之末”
,此处喻指出仕为官。
友人崔明允乘船沿黄河向广武(山名,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方向而去,而自己要前往巩县东北的成皋,眼中的美景只能增强自己思念友人的郁闷和忧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