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白居易遇到和自己一样名满天下的诗豪刘禹锡,就如身处巅峰的武林高手,遇到了一个难得的敌手。
年纪相仿,又都才华横溢,二人很快成为了挚友。
这一次退居洛阳,两人没事就一起吟诗喝酒,留下了不少名作。
酒酣耳热之际,白居易率先写下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在这诗中,白居易开头就写到两人一见如故,把酒言欢,对酒高歌的场景。
只有志同道合,亲密无间的朋友,才会如此无拘无束。
诗歌之中,白居易主要还是感叹刘禹锡才华横溢,堪称诗文“国手”
却仕途坎坷,经历的挫折太多,是命运的不公。
白居易的这诗,非常出众,堪称千古之作。
他语言平实自然,却又感情真挚。
对于刘禹锡来说,一定是莫大的安慰。
刘禹锡对白居易非常敬仰。
白居易和元稹,共同推动了新乐府运动,声名显赫,更在其上。
在这种情况下,白居易还能够如此赞许自己,这让自负的刘禹锡更为感动。
因此,当刘禹锡举杯应和白居易时,一更伟大的名作也由此诞生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没有和白居易一起沉浸在悲伤之中,而是将话锋一转,展现出昂扬的气息。
这诗行云流水,毫不拖沓。
尤其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一句,不仅一扫席间低沉的气氛,也是刘禹锡不屈精神的表现。
后来,它更是成为万千事业低谷文人的座右铭。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