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游欲私扣包佶所管的钱粮,包佶初不许,被恐吓说,如果给了钱,就是刘长卿的下场;不给钱,则是崔众的下场(崔众被李光弼所杀)。
“佶大惧,不敢固护”
。
刘长卿真不甘心啊!
两段冤情,足足十六年,占据一半仕宦生涯。
刘长卿的第三层愁,便是“逐臣无用之苦”
。
“逐臣之悲”
,体现在刘长卿作品中,是频繁地使用多种悲苦的意象,比如荒村、野桥、落叶、古路、寒山、孤舟等。
后人甚至称刘长卿为“闭门诗人”
,因为他诗歌中常常描述“闭门”
、“掩扉”
。
如《岁夜喜魏万成郭夏雪中相寻》:
“新年欲变柳,旧客共沾衣。
岁夜犹难尽,乡春又独归。
寒灯映虚牖,暮雪掩闲扉。
且莫乘船去,平生相访稀。”
《会赦后酬主簿所问》:
“江南海北长相忆,浅水深山独掩扉。
重见太平身已老,桃源久住不能归。”
《送陆澧仓曹西上》:
“长安此去欲何依,先达谁当荐陆机。
日下凤翔双阙迥,雪中人去二陵稀。
舟从故里难移棹,家住寒塘独掩扉。
临水自伤流落久,赠君空有泪沾衣。”
刘长卿类似诗句,不胜枚举。
何谓“掩扉”
?或能以“欲拒还迎”
来做出解释,这是刘长卿两种思想冲突所产生的碰撞意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