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年,一场安史之乱伤了大唐的筋骨,鼎盛期过,隐有衰落之态。
在看似繁花如故的长安城中,一位年轻的官员薛郧正享受着初为人父的喜悦,妻子为他生下一个漂亮的女儿。
这也是薛郧唯一的女儿,取名为涛,仅从名字便可看出父亲对她的爱重。
薛涛父亲薛郧在京城长安当官,学识渊博,把这个唯一的女儿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就教她读书、写诗。
一次,薛郧在庭院里的梧桐树下歇凉,他忽有所悟,吟诵道:“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
薛涛头都没抬,随口续上了父亲薛郧的诗:“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那一年,薛涛不过八九岁。
她天分很高,让父亲又喜又忧。
喜的是,孩子不负己望,忧的是,终归是女子,才华过于横溢,真不知将来会怎样?
果然,这两句诗,成为女孩一生命运的写照,如冥冥中注定。
薛涛(约~年),字洪度,唐代乐伎、清客,蜀中女校书、诗人。
薛郧为人正直,敢于说话,结果得罪了当朝权贵而被贬谪到四川,一家人跋山涉水,从繁华的京城长安搬到了遥远的成都。
没过几年,薛郧又因为出使南诏沾染了瘴疠而命丧黄泉。
那时薛涛年仅十四岁。
母女俩的生活立刻陷入困境。
薛涛不得已,凭借“容姿既丽”
和“通音律,善辩慧,工诗赋”
,十六岁加入乐籍。
令薛涛大放异彩的,却是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
贞元元年(年),中书令韦皋出任剑南西川(相当于今天的四川东部、重庆、陕西南部一带)节度使。
一次,韦皋在府中大摆酒宴。
光影飘忽里,歌舞升起,满座举杯共饮。
歌舞似是不尽兴,邻座相谈间开始了舞文弄墨,或是隔空吆喝,或是端着酒杯醉醺醺围坐一团只为推敲一字一词。
觥筹交错,难分优劣。
韦皋见此,唤出府中一官妓,官妓从容地拿起笔,姿态不缓不急,即席赋诗,提笔而就《谒巫山庙》:
“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字如其诗,诗如其字,主人看罢,拍案叫绝,座下各位文人政客,无一不为之惊艳。
此官妓,正是薛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