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小说

第51章 白发三千丈(第3页)

“一朝”

极言头白得之快,简直出乎意料之外,言下之意,还真有点当年伍子胥过不去昭关,一夜之间,就把头愁白了的味道,但是伍子胥是心急火燎,李白却并不着急赶到哪里去,而且,也不像伍子胥那样过不了昭关就有性命之忧,但是又为什么白了头呢?

李白在惊异之余,给自己找了一个看上去说得过去的原因:“猿声催白,长短尽成丝。”

中国古代的文人一听到猿声,马上就会愁肠百结。

这个阶段,诗人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普通的劳动者。

秋浦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第十四,李白描绘了轰轰烈烈的炼钢场面,这在唐代诗人中也是独一份。

炉火、火星、通红的面孔、健壮的身体,热烈劳动的场面。

粗犷的歌声响彻了明月下的旷野,响彻了历史的漫漫时光。

应青阳县令韦仲堪的盛情邀请,李白曾一度卜居于九华山东崖的龙女泉侧,在那里留下了太白井、太白洗砚池、银杏古树等遗迹。

这年冬天,李白和友人高霁(高喧之)、青阳县令韦仲堪(字权舆)等人在夏侯回的家中休息。

从那里抬眼望去,九华山的松树和积雪映入眼帘。

几人一时兴起,联句唱和,集为一篇《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

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

(李白)

层标遏迟日,半壁明朝霞。

(高霁)

积雪曜阴壑,飞流喷阳崖。

(韦权舆)

青莹玉树色,缥缈羽人家。

(李白)

李白一句“灵山开九华”

,为山定名。

最后他又说:“缥缈羽人家”

,指山中有仙人居住,更显出九华山的不凡。

在秋浦附近的铜陵,李白曾在五松山下一个农家投宿一夜,乡下老妇人恭敬地向客人进上一盘自己舍不得吃的雕胡饭。

《宿五松山下荀

媪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春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李白多年漫游,千金散去,吃过的山珍海味不计其数,但老农妇虔诚捧上的一碗雕胡饭却让李白深深感动,致谢不已,因为陌生人那一份不求回报的珍贵的善意。

天宝十四载(年),三十三岁的汪伦写信邀请五十五岁的李白到泾阳(今安徽泾县)桃花潭做客,信中夸张式描写了桃花潭的美景,“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