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小说

第48章 日照香炉生紫烟(第2页)

李白作了一赠别诗《同吴王送杜秀才赴举入京》:

秀才何翩翩?王许回也贤。

暂别庐江守,将游京兆天。

秋山宜落日,秀水出寒烟。

欲折一枝桂,还来雁沼前。

李白在诗中对杜秀才说:“杜秀才风度翩翩,吴王说你像颜回一样贤良。

此次你暂别庐江郡守,将远赴长安赶考。

秋天的大蜀山在落日的余晖中格外绚丽,肥水也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烟霭。

希望你此去一举折桂,回来和吴王一起再游雁沼。”

李白一生都不忘仕途,为何没有想过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倒是大方写诗鼓励杜秀才赶考。

“先生羡慕杜秀才吧?不知当初您为何没参加科举?”

我问。

“未来人,太白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李白感叹。

原来,唐朝科举的考生来源有二:由学馆荐送的称做生徒,由州县荐送的称做乡贡。

生徒要求比较严格,一般是官员子弟。

乡贡一般多是寒门子弟,从县级开始选拔,再到州、府,州府再组织考试,最后选取若干人报到长安。

但是,成为乡贡一个最起码的条件是要有“谱牒”

,就是要有证明家世身份的文件。

而李白恰恰连这基本条件都达不到。

范传正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文》称,李白“绝嗣之家,难求谱牒”

,“自国朝以来,漏于属籍”

,说明户部没有李白家族的记录,李白是没有谱牒文书的。

为何李白没有谱牒文书呢?碑文中讲“神龙初,潜还广汉”

,也就是说李白家族从中亚迁回,并没有征得政府的同意,属于“偷渡者”

因此,李白这么一个家无“谱牒”

,甚至连父亲、祖父名字也说不清楚的人,是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的。

退一步说,即便李白家有“谱牒”

,他也没有资格应试。

大唐规定“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