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小说

第23章 骆宾王的千古之谜(第2页)

数日后,李敬业乘驿车到达,称自己是扬州司马前来赴任,“奉太后密旨,因高州酋长冯子猷谋反,要兵讨伐”

然后,开府库,命扬州士曹参军李宗臣到铸钱工场,召囚徒、工匠等为兵,给他们盔甲。

李敬业将陈敬之在监狱斩;录事参军孙处行抗拒,也被斩示众,扬州官吏再没有敢反抗的。

李敬业拥有了扬州的兵马,使用李显的年号嗣圣元年。

然后,设置三个府署:第一个称为匡复府,第二个叫英公府,第三个叫扬州大都督府。

李敬业自称匡复府上将,领扬州大都督。

任命唐之奇、杜求仁为左、右长史,李宗臣、薛仲璋为左、右司马,魏思温为军师。

骆宾王被任为艺文令,掌管文书机要。

随后,李敬业命骆宾王撰写《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传布檄文到各州县,号召天下,十来日便聚集士兵十余万人。

楚州司马李崇福率领属下三县响应。

武则天得知后,追削李敬业祖父和父亲的官职封爵,掘墓砍棺,剥夺赐姓,恢复其本姓徐氏。

然后,派遣梁郡公李孝逸、魏元忠统兵征讨。

魏思温建议李敬业:“您以恢复皇帝的权力为口号,应当率领大军大张旗鼓地前进,直向东都洛阳,那么天下人知道您以救援天子为志向,四面八方都会响应。”

薛仲璋却说:“金陵有帝王气象,又有长江天险,足以固守,不如先夺取常、润二州,作为奠定霸业的基础,然后再向北以图夺取中原,进可以取胜,退有归宿,这是最好的策略。”

魏思温不同意,说:“崤山以东豪杰因武氏,愤怒惋惜,心中不平,听说您起事,都自动蒸麦饭为干粮,举起锄头为武器,以等待南军的到来。

不乘这种形势建立大功,反而退缩,自求建造巢穴,远近的人听到了,哪有不人心离散的!”

李敬业没有接受魏思温的主张,听从了薛仲璋

的主意,派唐之奇守江都,自己领兵渡过长江,攻陷润州。

扬州起兵的最初形势很好,兵不血刃就拥有扬、楚两州之地。

不久又攻下润州,连朝廷内部也产生动摇。

宰相裴炎就要求武则天退出政治舞台,还政于皇帝。

但李敬业没有利用这有利形势,挥师西进,直逼京洛。

他还是想先巩固江南根据地,然后再经营中原。

这就给武则天以足够的时间,她清除朝中的反对派,然后派几十万大军围剿夹击。

李敬业虽然奋力迎战,也取得了几次胜利,但最后终因力量悬殊而失败,前后历时仅三个月。

李敬业兵败,被部将王那相所杀。

扬、润、楚三州随后平定。

(四)

在跟随李敬业举兵讨武的短暂过程中,骆宾王结局无人知晓,留下千古谜团。

归纳起来,主要有被杀、逃亡和投水自尽等几种说法。

据说王那相带着颗人头向武则天投降,其中是否有骆宾王?

骆宾王是这次反乱的要犯,又是讨武檄文的起草者,是朝野最注目的人物。

所以,即使当时没有被杀,王那相为了邀功会谎称要犯悉数被杀,包括骆宾王。

所以,第一种说法并不一定可信。

郄云卿在武则天死后,受朝廷委派搜集骆宾王诗文,并结集作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