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通天二年(年),武氏诸王与太平公主等乘机揭露来俊臣种种罪恶。
武则天下令处死来俊臣,将其酷吏党徒全部流放岭南,延续十四年之久的恐怖“酷吏政治”
宣告结束。
圣历三年(年),沈佺期被武则天选中修撰《三教珠英》,升职为正六品上的通事舍人,沈佺期的文学特征也开始有了些变化。
“彩楼大战”
,沈佺期只因自己的诗结尾不够阳光,输给了宋之问。
然而,细品沈佺期诗集中的句子,其实比宋之问要强。
以刻板着称的应制诗,和苏味道、李峤他们相比,沈佺期的诗,读起来也是有美不胜收之感,像《人日重宴大明宫赐彩缕人胜应制》这诗,其中“山鸟初来犹怯啭,林花未已偷新”
,语法就十分活泼,“偷新”
两字尤其生动。
后来《红楼梦》中林黛玉有“偷来梨蕊三分白”
一句,这一“偷”
字想必就是从沈佺期这里“偷”
来的。
这一时期,武则天带着二张和一群“珠英学士”
们四处游玩,沈佺期也在其中,写下了《从幸香山寺应制》、《嵩山石淙侍宴应制》等众多应制诗。
圣历三年(oo年)五月,武则天在嵩山石淙河这一景区建了座三阳宫,宴乐之余,她亲自写了一《石淙》诗,于是李显、李旦、武三思、狄仁杰、张易之、张昌宗、姚崇、李峤、苏味道、崔融等人纷纷应和,沈佺期也位列其中,可见他当时是何等受恩宠了。
沈佺期在《从幸香山寺应制》中写道:“南山奕奕通丹禁,北阙峨峨连翠云。
岭上楼台十地起,城中钟鼓四天闻。
旃檀晓阁金舆度,鹦鹉晴林采眊分。
愿以醍醐参圣酒,还将只苑当秋汾。”
因修书有功,一批官员被升职,沈佺期也于长安二年(o年)被提升为从五品上的考功员外郎,负责贡举。
在唐朝,考功员外郎主要从事科举考试的一些事宜。
唐朝科考一般是三年一举行,沈佺期作为京官,非大比之年并不是很忙,公事之余他的主要工作仍然是侍从武皇,做诗应对。
沈佺期随武则天去过嵩山,去过龙门(今四川广元)、七盘岭(今陕西勉县),瀛洲(今河北河间)等地,分别有诗《过蜀龙门》、《夜宿七盘岭》、《登瀛洲城南楼寄远》。
随后,沈佺期由考功郎晋升为给事中,然后做了尚书。
沈佺期在给事中任上三年,尚书任上五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