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寄托诗人于丧乱之际流落他乡的孤独情绪,《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有的隐喻自己的漂泊之感,《鸥》:“江浦寒鸥戏,无他亦自饶。
却思翻玉羽,随意点春苗。
雪暗还须浴,风生一任飘。
几群沧海上,清影日萧萧。”
有的借物讽人,《猿》:“袅袅啼虚壁,萧萧挂冷枝。
艰难人不见,隐见尔如知。
惯习元从众,全生或用奇。
前林腾每及,父子莫相离。”
有的讽刺高官鱼肉人民的盗贼本性(《麂》);有的表现诗人对不讲信义的现象的不满(《鸡》);有的叹其长大而罹难(《
黄鱼》);有的叹细微之物也难逃灭亡的命运(《白小》)。
寓意深刻,富有哲理。
杜甫寓居夔州,思亲之心更为强烈,化而为诗。
其中以思弟诗写得最多,共写了十三诗。
如“乱后嗟吾在,羁栖见汝难。
……十年朝夕泪,衣袖不曾干。”
“影着啼猿树,魂飘结蜃楼。”
(《第五弟丰独在江左,近三四载寂无消息,觅使寄此二》)迷离仿佛,痛切心肺;孤独无旅,哀肠欲断。
“江阁嫌津柳,风帆数驿亭。”
(《喜观即到,复题短篇二》)极目远眺,望眼欲穿。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九日五·其一》)手足情深,干戈衰谢两相催逼,恐难再聚。
意极惨切!
“比年病酒开涓滴,弟劝兄酬何怨诘?”
(《舍弟观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预摹兄弟欢聚,断酒重开……
这些诗,记真事,露真情,具有极强的震撼力。
真可谓“至情流露,带血带泪”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