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似乎也说得通了。
丁疏琰是左尚书令,天子的诏书谕令都由尚书台传宣,他不难知道会有谕令要去隼州、也不难知道谕令之意。
他可派人提前告知黄晏谕令将至。
只是,又为何会有此召己返京的谕令?
依常理,若只问询边境情形,陛下命己上疏即可,全无必要召己返京。
且现在已知陛下无意废太子,也就没有召己返京的因由。
由此看来,谕令应非陛下本意。
那便只有一种可能了,是丁疏琰建言,让陛下召回自己。
如此,后续诸事,皆是黄晏依其吩咐而为了。
如此来看,所有的事情便已明了了。
丁疏琰因为被自己弹劾,所以决意报复。
他派人去找了黄晏。
他告诉黄晏天子谕令将至,要黄晏设言诓陷自己。
黄晏听命,边境那日,先假意主战,取信于自己,再杜撰陛下欲废太子及支持太子的官员。
自己误信其言,天子谕令至时迟疑不动,惹了个“目无君上”
之罪。
而后黄晏再以边境放箭一事上疏弹劾自己。
如此一来,“两罪”
相叠,陛下动怒,将自己下狱。
对,事情便是如此!
这就是事情的真相!
现在只缺一个印证而已!
薛铭御捋清了自己为何入狱。
对他而言就还剩一个疑惑未解了。
自己前一下狱,后便来个大理寺少卿要自己嫁祸尚卿。
他汪樆一个大理寺的少卿,为何要跟尚卿过不去?!
他跟尚卿有怨?!
只是他一个区区的大理寺少卿,与身为宰辅的尚卿几乎都不会有甚交集,他如何与尚卿结怨?!
莫非,他也是听人命令行事??那会是谁与尚卿有怨??
();() 若是定要找个与祁尚卿有怨的,怕也不是难事。
一个人的名字再次闯入薛铭御的脑中。
丁疏琰。
薛铭御知道,丁疏琰主和,祁尚卿主战。
二人为战和之事,每每争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