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仰沐圣恩,假以偏隅尺土,其地亦甚难择。”
义律那厢,琦善再送牛羊米面犒军,以祈转圜。
义律吃肉喝汤,亦不满足,下通谍曰:12月6日零点之前若割地等事无满意答复,战事再起。
琦善闻,急向虎门增兵。
白含章道:“吾皇谕旨,不可轻开边衅。”
琦善道:“岂可引颈受戮,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12月6日,义律再下通牒;然琦善仍以静制动。
义律再不忍,二十余英舰分作两队,东西各向,狂轰大角、沙角炮台。
大角炮台货要库中弹燃爆,守军死伤200余。
千总黎志安眼见大势已去,忍痛将十几门大炮推入海中,突围而去。
大角炮台失,英人遂水陆并进,合攻沙角。
();() 十里远处,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潮州镇总兵李廷钰,静伫靖远、威远二炮台,因琦善裁撤,兵力有限,无力应援。
三江口协副将陈连升指挥沙角炮台守军600余人,激战竟日,伤亡殆尽,英人攻入,连升挥刀肉搏,中弹殉国。
8日,义律释放战俘、致书关天培:沙角归英国管理,广州开埠通商,货物均在沙角集散,停建所有炮台。
否则将兵临虎门。
关天培急向琦善求援。
琦善遣兵200,驰援虎门。
又谓白含章道:“大角沙角瞬间即失,虎门即便增兵万余,也是枉送。”
白含章道:“义律释放吾兵,实乃不意再战。
所提各款,非无协商之处。”
琦善道:“打即不过,那便再谈。”
11日起,琦善与义律连商六日,草签五约:一、英撤兵大角、沙角、舟山。
二、琦善同意奏请给予相港一处寄居。
三、赔偿600万两白银,即付100万,余五年付清。
四、两国平等交往。
五、清国新年后十日内广州开埠通商。
16日,义律私情致请琦善释放两商人。
琦善回咨:贵公使大臣来文,已悉。
所请释放港脚黑人、法兰西人,本大臣爵阁部堂即饬去员,带交贵公使大臣可也。
月底,琦善接道光帝谕令:看此光景,该夷反复鸱张,恐难以理喻,必当一面论说,一面准备多方羁绊,待其稍形疲惫,乘机剿戮,方可制服也。
圣意两端,琦善骑虎难下;而夷人,非惟防不胜防,抑且事无底止。
风箱两头,首鼠两端,琦善只能一拖二拖再拖,企图一拖了之。
1841年1月20日,琦善再接谕旨:逆夷寄居相港,要求过甚,情形桀骜,既非情理可谕,即当大申挞伐。
逆夷再或投递字帖,亦不准收受,并不准再向该夷理论。
现已飞调湘、川、黔军驰援,着琦善与林则徐、邓廷桢一同妥善办理攻剿事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