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秀”
之峨眉山,海拔1300米处的“零公里”
处,有一条依稀可见、长满青苔的石阶小道,几个拐弯就消失在人们视线之外。
小道蜿蜒而上,沿途有川省温暖气候下,四季长青翠绿的树林、清澈的溪流和奇石怪岩,一步一景,充满诗情画意。
大约步行40分钟,眼前出现一座无名小山峰。
它不是那种壮丽的险峰、巍峨耸立,而是一座清幽秀美的小山丘,含蓄地矗立在大山之间,宛如一颗自污的宝物,隐藏在巍峨的大自然中。
小山峰顶部,一座小小的道观,悄然矗立在那里,瓦砾斑驳,古朴而神秘。
若有人在此,四面环顾,天空湛蓝,云淡风轻。
整个山峰被时不时漂移过来淡淡的薄雾遮掩,像是仙境一般,让人心旷神怡。
峨眉山东汉以来就是道家圣地。
当时的张道陵在此创立了“五斗米道”
,即天师道。
峨眉山因此成为道教的重要圣地。
此后,山中道观林立,千年古刹——洗象池、龙门洞、财神殿等道教胜迹犹存。
历代高道多在此修炼。
逐渐形成了全山皆道的盛况。
一度吸引了无数的信徒前来朝拜,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杜光庭的《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序》将峨眉山列为道教的“三十六小洞天”
之一,称之为“灵陵太妙洞天”
。
();() 然而,随着时光的推移,受历代帝王“抑道扬佛’’,以及佛道本身对于入世的理念差异,人们逐渐只知盛世时佛庙,而不知战乱时一心救世的道家。
峨眉山的寺庙日益兴盛,让许多人忘记了,这里曾经是道教圣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