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接下来办理替岗的系列手续,顺利了很多。
岗位也比预想要好很多,直接跨过临时工、学徒工,成为了一个可以炒大锅菜的副厨,工资暂定为每个月22.5元。
这个时候,振华轧钢厂还没公私合营,不存在编制名额,以及各种严格的职业等级、对应的工资等级划分。
签订了劳动合同,工作岗位基本就稳定下来。
何雨柱兄妹俩生活,就有保障。
接下来,何雨柱每天都带着妹妹去轧钢厂上班。
他按马速的提示,先给厨房主任、班长等人,各自送了一条烟,说明了何雨水秋季就要去上小学,这几个月到厨房来照顾,只是临时状态。
看在何大清的面子上,厨房主任、班长等人,也没为难这两兄妹。
反而为何雨柱这个二愣子,还能提前给自己说明情况,感受到了尊重。
不就多一张嘴嘛,厨房那么大,随便抠点下来,也可养活小雨水了。
何况现在轧钢厂还是私人老板,没有挖社会主义墙角这一说。
从此,两兄妹至少可以吃上饱饭,不至于被易中海小恩小惠,就感恩戴德。
何雨柱距离易中海的打手角色,貌似渐行渐远。
两兄妹解决了生计问题,下班后也常常来后院找马速。
马速不是吝啬之人,不时拿出海岛洞天里的肉食,与兄妹俩一起食用。
让何雨柱这个准大厨,有了用武之地。
不仅可以锤炼厨艺,还能让自己和妹妹吃到好饭菜。
毕竟,在食堂可以吃饱,但缺油少肉,无法吃好。
兄妹俩对马速,充满了好感。
三人关系,因“同病相怜”
,日渐密切。
而马速也时常利用一起吃饭的时间,给何雨柱兄妹俩灌输一些正常的三观理念。
针对何雨柱原生活轨迹里的一些毛病,特别叮嘱他,工作时不要玩什么凭心情颠勺等幼稚动作,与同事和睦相处,博得好名声,以便将来升职和加薪,娶媳妇等。
道理浅显易懂,让青春萌动的何雨柱,也能够听得进去,且逐渐开始信赖起马速。
马速还时不时暗示,易中海这个何大清的“兄弟”
,没有尽到委托,照顾他们兄妹俩的责任。
久而久之,何雨柱对易中海,已心生芥蒂。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