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月夜,每室悬各色琉璃灯,诸妓各赛琵琶,中国之所未有。”
——出自黄宗羲《日本乞师记》。
文中孝卿为南明肃虏伯黄斌卿之弟,受其兄委派前往倭国乞师求援,事在鲁监国三年(1648),其时丸山游廓建成已六年。
();() 第98章:
“司礼监掌印太监一员,秉笔、随堂太监八、九员或四五员。
设有象牙小牌一面,长寸余,每日申时交接,轮流该正。
凡每日奏文书,自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
遵炤阁中票来字样,用朱笔楷书批之。
间有偏旁偶讹者,亦不妨略为改正。
最有宠者一人,以秉笔掌东厂。
掌印秩尊,视元辅。
掌东厂权重,视总宪兼次辅。
其次秉笔、随堂,如众辅焉。
皆穿贴里,先斗牛,次升坐蟒。
先内府骑马,次升凳杌。
禄米每升一级,则岁加禄米十二石。”
第99章:
1、“自袁进、李忠、杨禄、杨策、郑芝龙、李魁奇、钟斌、刘香相继为乱,海上岁无宁息。
今欲靖寇氛,非墟其窟不可。
其窟维何?台湾是也。”
——出自《明史·鸡笼传》。
2、魍港和北港经常被认为是同一个地方,实则不然,详见《_明代台湾地名考》。
第100章:
“鹿场多荒草,高丈余,一望不知其极。
逐鹿因风所向,三面纵火焚烧,前留一面,各番负弓矢、持镖枪,俟其奔逸,围绕擒杀。”
——出自《台海使槎录·番俗杂记》
“捕鹿弓箭及镖,俱以竹为之。
弓无弰背,密缠以藤,苎麻为弦,渍以鹿血,坚韧过缘革。
射搭箭于左,箭舌长二寸至四寸不等,傅翎如汉制而剪其梢。”
——出自《诸罗县志·风俗志》
“将捕鹿先听鸟音,占吉凶。”
——出自《台海使槎录·番俗六考》
“山多鹿,冬时合围捕之,获若丘陵。”
——出自《闽书·岛夷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