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嘛,货币嘛,一般等价物啊,经济社会运行的载体。
我们既要看到它的客观价值,也要看到它的主观作用。
为什么贤达之人会被钱所污损?
钱是有用的,为什么会有损名节呢?
我想到之前看过的一场辩论赛,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
这个问题是很复杂的,我简单讲一讲我的看法。
钱和黄赌毒不一样,钱是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除非你与世隔绝,自力更生,不然你无法摆脱钱的影响。
但是很多罪恶的事都会和钱扯上联系,例如上述的黄赌毒,钱作为一般等价物成为非法交易的载体,人们就把对罪恶的厌恶延伸到钱上,投射到钱上。
久而久之,钱就在人们心中形成坏的刻板印象。
所以钱只是工具,人才是使用的主体。
钱是客观存在,人的评价是主观影响,被污者难以自证,也无需一一自证。
你只需要对真正起作用的人负责就可以了。
怎么做,以实破虚,以真破假,实事求是。
清廉者无惧钱财,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就与之划清界限。
但是清廉如海瑞,事到临头也需用钱。
所以,钱是物不要惧,应该警惕的是钱的来源是否正当。
“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
贪婪的人,服用不能过量,过量就会冷热不均,引发混乱。
都是贪婪的人了,又怎么能克制住呢,最终都会被钱所困,患得患失。
“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礼则伤神。”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