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青:我可做不到,现在学的好慢了。
】
【舟:那你明年准备去哪个大学读书呢?】
【苏青青:应该是哈佛大学吧,我有几个认识的朋友也在那边,我去的是哈佛商学院,希望那里的课不要太难。
】
张舟沉默了。
他感受到了世界的参差。
虽然张舟知道以他现在的水平想出国也是随随便便的,但至少也要等到明年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上拿到金牌,然后再等到后年才能申请到丽国的麻省理工学院(MIT)。
那个时候他已经16岁了。
而苏青青15岁就可以进哈佛大学,并且是看上去丝毫不费力气的那种。
【舟:你去哈佛大学本科的学费应该有点贵吧。
】
刚打出来,他就扇了自己一巴掌。
这是什么话?
苏家差这点钱吗?
【苏青青:这个不知道咧,不过我记得好像听我爸说过,哈佛那边不用我们交学费。
】
【苏青青:不过哈佛那边条件要求确实挺多了,我前几年学了好多体育项目,还参加了很多活动,都是为了去哈佛做准备。
】
【苏青青:我感觉这些材料也没什么太大的用处,听哈佛那边的人说不用这些也能上。
】
好吧,是我唐突了……张舟想了好久,终于发了条消息:
【舟:嗯,那咱们挺有缘分的,后年我估计也会去MIT的。
】
【苏青青:真的吗!
那太好了。
MIT和哈佛离得好近的,到时候咱们可以互相串门了。
】
苏青青虽然人还在江城,却已经有了一种他乡遇故知的喜悦。
【苏青青:你去MIT准备学什么专业?】
【舟:应该是数学吧,我明年在IMO上面拿个金牌,然后去MIT正好学数学。
】
【苏青青:你还能考IMO啊!
这么厉害!
那你数学一定很好吧。
】
张舟有点意外,他没想到苏青青竟然也听说过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
转念一想,又理解了,毕竟出国的人多了解一条信息也正常。
IMO作为国际五大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里面含金量最高的,自然会有高校对参加IMO的学生抛出橄榄枝。
像夏国的清夏大学和都城大学就不说了,夏国国内的数学竞赛前几十名都能直接保送到这两所大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