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类的羞耻的口号。
总之,奇葩的薛谦逼着他的学子们一个个都成了奇葩,或者说成了整个院的笑柄。
在这样的氛围下,林觉的生活那里还有枯燥乏味之说每日里光是在甲字二堂这帮神经病学子们当中便有无限的笑料和乐趣,更何况林觉的生活不止这些。
且不说每日里可以去方敦孺那里去待上几个时辰,在帮着方敦孺磨墨抄的时候可以和方敦孺讨论一些问题。
而且每天可以和方家小姐方浣秋见上一面,说上几句不咸不淡的话,偶尔可以言语出格一些,更是别有一番乐趣。
傍晚下山后去清波门内排演的场地去盘桓一两个时辰,和谢莺莺等人一起打磨话本的进度。
可以说林觉这段时间的日程排的满满的,每天一睁眼便忙活到黑,繁忙充实之极。
其实院之中的课业大部分靠的是自觉,先生授课不过是点到为止,剩下的便是学子们自己熟读熟背展开进一步的思考,有问题了便去问先生去答疑解惑。
很多课业其实都有固定的教授模式,每一篇诗文其实都有一套固定的句读和解释,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然而薛谦却不同,但凡诗文教授完毕之后,他都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出问题,似和传统相悖,似是在作狡辩论,但他却乐此不疲。
林觉不知不觉对这个薛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个奇葩的老先生确实与众不同。
这种不同不仅仅是在行为外表上,也在他的这种问题的态度和教授学生的方法山。
这在当今时代绝对是个另类之人,松山院能容忍薛谦的存在,或许是身为山长的方敦孺的容忍。
否则院中其他的教席怕是早就将薛谦撵走了。
关于薛谦,方敦孺曾和林觉说过这样一段话“你莫薛谦有些另类和疯癫之状。
但其实在老夫认识的人当中,没有一个像他那般的有想法和敢作为。
你道他在院中的那些做派是故意折磨你们么其实他是想锻炼你们的敢言敢做的风气。
他曾对我说,满朝文武皆为犬马之辈,皆知歌功颂德。
人人唯诺,遇事不言。
只求一团和气,坏事不敢出言反对,好事不敢挺身支持,以至于上上下下糜烂颓废,人人忙于争名夺利升官发财,无人在朝廷大政上真正用心。
所以他才认为朝廷中需要这些敢言敢为之人,否则将会愈发的糜烂。
老夫深感其言,深以为然。
所以老夫才容他在院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让你去他的学堂里读,也是想让你成为敢言敢为之人。”
听了方敦孺的这段话,林觉对薛谦的法彻底改观,他也理解了方敦孺的用心。
薛谦便是因为敢言敢为而被迫离开朝廷,方敦孺也是和他同类的人,他也是因为政见不合而一怒辞官,显然他们之间是惺惺相惜的同道中人。
自己虽未必愿意成为那样的人,但方敦孺显然是希望自己成为和他一样的人的,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表明了方敦孺对自己的认可。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总是要和自己同类的人在一起,以共同的理念为党,抱团取暖。
而他们培养出来的子弟,也该和他们一党才是。
某种意义上来说,方敦孺和薛谦是在培养筛选他们的朋党成员。
这么一想,林觉觉不知道该开心还是该担心。
但无论如何,林觉认为敢言敢为是值得赞许的,大周朝国祚一百余年,朝廷政策已经颇有弊端,且朝廷风气上早已不如开国时振奋向上。
官场习气糜烂不堪,人人为己,真正考虑到朝廷和百姓的已经很少了。
若没有一些人站出来,这一切怕是会更加的严重,迟早会不可收拾。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薛谦的提倡是大有益处的。
学子们若真能敢言敢为不畏权势,将来若能入朝为官,必将改变官场积习,起到一定的作用。
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遍及整个世界的二战已经进入尾声,大英帝国的衰落却才刚刚开始,美苏憧憬着未来的光辉岁月,知道破落贵族已经不是自己的阻碍。我并不同意他们的想法,可先拆了英属印度也并不全是坏事。...
大婚在即,新郎却意外身亡。母亲怜惜,她被悄然送去长安避难,却不想邂逅一段混乱悲凉的感情。静水深流,教人爱恨无奈的他至情至性,温柔体贴的他。是不顾礼教的束缚,选择深爱的他还是只求一世荣华,将人生随...
吴一楠无意间看到老婆在自家楼下跟市委秘书激情拥吻,继而得知自己的副科长职位是市委秘书帮的忙,愤而跟老婆离婚,随之被撤职换岗,人生处于低谷之中。现场会上,吴一楠对刘依然产生好感,对她勇敢反抗和揭露领导...
我叫望月,是一名父母不详的孤儿,今年刚刚升上国三。某日,我和同学结伴走在街上普通地逛着街,忽然一辆看起来就价格不菲的车停在了我身边。车窗降下来,露出一张年轻又帅气的男人的脸。那双深邃到如黑洞般没有任...
路人甲听说了吗大清亡了路人乙你是哪个原始部落穿越过来的路人甲嗯,听说了吗外星人要跟咱们在一个服务器玩游戏了路人乙这特么全地球的人都知道了。路人甲嗯,听说了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