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小说

第013章 不安分的老丈人(第2页)

老丈人沈子通声称是“路过”

信阳,于是“顺便拜访”

杨炎屁颠屁颠的按最隆重的规格招待亲家,杨致对什么三书六礼的繁琐婚仪一窍不通,倒成了坐享其成的摆设。

两个老头的谈判空前顺利,无论杨炎说什么,沈子通都点头称好,以至于让杨致怀疑老丈人这次来的动机。

果不其然,酒过三巡沈子通便话锋一转:“杨兄教子有方,玉儿终身有托,老夫极感欣慰。

听闻贤婿文武兼备才智非凡,好男儿应当胸怀大志,若一意做个寻常富家翁,无异于明珠蒙尘。

当今皇上雄才大略,太子勤勉仁厚,贤婿何不投身报效建立一番功业?老夫虽告病赋闲多年,但朝中仍有不少重臣与老夫交情甚笃。

贤婿若有志报国,老夫举贤不避亲,自当修书力荐贤婿至太子门下效力。”

其时商人虽然富有,但没什么社会地位。

连杨炎自己都觉得儿子平时有点神经兮兮的,也不知道沈子通从哪里看出他“文武兼备才智非凡”

了,要是能托亲家的福混个官做做,可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啊!

“真的?”

杨炎闻言大喜:“致儿若能得亲家提携举荐,我父子不胜感激!

致儿,还不赶紧谢过你岳父大人?”

杨致从老丈人的话里推断出两个信息:一是十万里黄金已经安全运抵长安。

二是沈重已经向父亲详细汇报了杨致在途中的表现。

他也嗅出味来了,老丈人绝不仅仅是个退休老头那么简单,沈重十有**是太子的人。

摇头道:“承蒙岳父大人错爱,小婿既没那个能力也没那个心思。

小婿本是庸碌之人,只求能衣食无忧安度一生,就已相当满足了。”

杨炎大急道:“致儿,你怎地这般不识抬举?”

沈子通自己找了个台阶道:“贤婿不必急于此刻答复,老夫还会在府上叨扰数日,且慢慢再议。”

杨致更加坚信,所谓商议婚事不过是老丈人的遮羞布,根本就是专程前来游说自己投靠太子。

当晚沈子通试图以开导为托辞再行劝说时,杨致不等他开口就先把大门堵死:“人各有志,我意已决,岳父大人不用徒费口舌了。”

沈子通仍不死心还欲再劝,杨致索性又多点了他几句:“我仔细问过家父,在夏历武成十年发生了三件事。

第一件是皇上册立太子大赦天下,第二件是您告病还乡,第三件便是您与家父结为儿女亲家。

自订亲之后两家往来突然中断,直至三个月前家父致信提起才重又恢复。

您不认为这几件事有什么联系吗?”

其实杨致只是觉得蹊跷,对其中详情一无所知,这么说不过是连猜带蒙,沈子通心下却大为震惊:当年册立太子背后的争斗是何等的惊心动魄!

自己就是那场争斗中的牺牲品,能全身而退体面下台已是万幸。

告病还乡后正是最感心灰意冷的时候,才与杨炎这个俗不可耐的奸商结成儿女亲家。

当时太子年幼,地位随时可能不保,杨致又突患疯症,为了避免让杨家无辜遭受牵连,才不惜背上悔婚的嫌疑断了往来。

近年太子业已长大成人,皇上放手让其主理民政颇有政绩,地位已然稳固。

沈子通本就是严守儒家正统学说的文人,又以拥立太子的功臣自居,怎会不蠢蠢欲动?只是,夏历武成十年这个一脸慵懒笑意的年轻人还只有三岁,……怎么可能了解到这些不为人知的秘辛?

见沈子通脸色阴晴不定皱眉不语,杨致心知误打误撞击中了他的要害。

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有点死心眼的大舅子沈重虽然被老丈人弄去做了大内侍卫,但他实在不是玩政治的那块料。

反过来劝道:“舅兄勇武耿直,似乎去军中发展更为适宜。

常言道富贵险中求,平安自多福,岳父无需为小婿操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