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时候,绿水掀帘子引进几个人来。
有太医来请脉了。
宫中规矩,皇太后每月三次平安脉。
向来来请脉的,都是太医院最老道的几位大夫。
几个大夫各自请了脉,分头讨论了,然后才能拟出一个方子来,这还得拿到外面找人议了,才能抓药煎药。
这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好几十双眼睛盯着,谁如果想动点手脚,那除非其他人都一齐疯了去。
其实不仅是药房,就连宋锦绣的日常饮食,都是有人记录的。
太医们来宋锦绣这里,首先去看最近的食谱.然后大家对于这些心中有数了,知道这是阴虚还是阳弱了,是寒凉还是热毒了——这才去见宋太后,施展那望闻问切的本领。
这么一套做下来,说的当然是平常的不怎么打紧的小病了。
大症候没功夫这么折腾,不过记录之类,按规定都得完备。
宋锦绣不太一样。
她虽然是太后,可是人还年轻。
几乎没怎么病过,调养也不须特别费心。
这样的情况,太医们都挺欢迎的。
贵人们命悬一线你妙手回春,这个当然能够显出本事。
可是这也惊险啊!
就现在这样安稳着不是更好么?所以这一朝,平安脉也不是看得那么严重了。
太医们不用每次都忧心忡忡的聚集了几大巨头会诊,大家都轮着来。
有人还顺便,带自己的弟子来见个世面。
这一天给宋锦绣请脉的李太医,就带了两个弟子,充作药童儿,来长乐宫了。
宋锦绣凭窗看了一会儿鲤鱼,听见有人声响动。
抬头,正对上了一双桃花眼。
第70章沈御医的诊断书
相书论“桃花眼”
,指的是眼长,眼尾略弯,眼睛形状像桃花的花瓣。
然而,长成这个样子的眼睛,却不一定都是“桃花眼”
。
能称得上“桃花眼”
三个字的,关键在于眼中一泓秋水似醉非醉,看上去迷离诱惑,临去秋波那一转,令人心荡魂儿牵,简直恨不得溺毙在那烟波之中。
若面上生了这么一双眼睛,就是相貌略差,让人看来,也只觉得无限风情。
民间有俗话说:“那谁谁跟狐狸精似的,眼睛特别勾人”
,多半说的就是这个了。
宋锦绣被那双桃花眼一挑,不由自主地颤了一下。
再抬眼看去,是李太医领着两个年轻人垂着头等候在下面,站得十分恭敬,就好像方才所见都是错觉。
宋锦绣仗着自己坐的高,仔细打量过去,只一眼,就定格在那靠着门边站立的一个年轻人身上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