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之:好字。
宋锦绣虽然不怎么认识字,可是自己的名字倒也时常练习着。
她手下的丫环们也没有认字的。
大家时常看见宋小姐端坐在房间里,如仙人,似仙女,提笔写字……早有羡慕的。
那小丫头虽然说得是奉承话,可也有三分心声。
大部分人得了这墨宝,都是妥善收藏,真有一个传到后世的。
被鉴定是宋才女十二岁所书,当时震惊了书法界。
有人甚至说,这比许多人一百二十岁写的都好!
真是“钟灵毓秀天生才,雏凤清于老凤声”
啊。
第4章太宗重才思美女
宋小姐选好了贴身丫环,出行的日子就差不多了。
宋知府说泰山老大人生辰,也不全是托词。
知府夫人的父亲,如今在已经致仕荣养的梁州伯南黄丁,正是下月十六日的生辰。
往年到了这个时候,知府夫人都是得打点贺礼的。
今年终于能亲自回去了,她心中也有点惊喜。
只是这次女儿一同前去,知府夫人思来想去,又担心宋锦绣在一路上受了风寒,又害怕女儿到了京城被人嘲笑,竟是一点省亲的喜悦都没剩下,只兀自愁肠了半宿。
宋知府硬着心肠把母女俩送走,还带了老大家的长子宋瑾瑜,并二三十个护院,以防路上出什么意外事情。
…………
宋瑾瑜是个二十岁出头的青年,少年沉稳,很得宋知府看重。
此次家中事情也没瞒他,年轻人心思重。
一边担心自家姑姑这以后姻缘该怎么办,一边又兴奋,能见到传说中运筹帷幄帮先帝打天下的梁州伯了。
这一路上还处处操心饮食住宿……少年公子身体娇嫩,加上了水土不服,竟是才出了平城就病了一场。
请来的当地大夫很苦手。
风寒的病人多得是,大部分不过打几个喷嚏,最多发点烧。
这一位听说也就是前一天晚上着了点凉,如今竟然高烧昏迷,开始说胡话了。
病入了肌肉骨骼,和病入皮毛,那治疗起来的难度大不一样。
眼下这个,说不好就是大危险呐!
宋锦绣跑去看了几次大侄儿,回来后也有点不适。
她的身体还不如宋瑾瑜呢。
而且一家人,体质也挺相似的,当天晚上就开始发烧了。
知府夫人一时间慌了手脚。
两个病人都是不能挪动的,没准就把小病弄成大病了。
还能怎么办呢?好在几人本来早走了几天,也不是很赶时间,那么,就在这客栈治疗着看。
于是众人就在平城和芜洲交界处,住了十来天。
…………
那请来的大夫有些水平。
宋家姑侄两个虽然没有一下子好起来,可也在一天天的恢复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