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三节
秋途
千山草木穷,
万里逐秋风。
月下人悲影,
孤心问寒城。
赏析:“千山草木穷”
,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宏大而又苍凉的意境。
千山连绵,草木凋零,尽显荒芜与萧瑟。
“穷”
字不仅点明了草木的凋零状态,更传递出一种无尽的荒芜感。
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片凋零所笼罩,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寂静与孤独。
这一句犹如一幅壮阔的画卷,将大自然的冷峻与沧桑展现得淋漓尽致,也为整首诗奠定了一种悲怆的基调。
“万里逐秋风”
,万里之遥,追逐着秋风。
秋风本就带有一种萧瑟、凄凉之意,而“逐”
字则增添了一份动态感,仿佛诗人在这广阔的天地间,随着秋风不停奔波。
这既可以是现实中的旅途,也可以是心灵上的追寻。
它让人联想到诗人或许正处于一种漂泊无依的状态,在这万里的路途上,与秋风为伴,充满了无奈与寂寥。
万里的空间跨度与秋风的萧瑟氛围相互交织,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凄凉感。
“月下人悲影”
,当月光洒下,人的影子在地上显得孤独而悲伤。
月光往往象征着清冷与孤寂,在这样的月光下,人的影子仿佛成为了内心孤独的外在体现。
“悲”
字深刻地表达了诗人此时的心境,那是一种深沉的哀愁与忧伤。
人与影相对,更凸显出个体的渺小与脆弱,仿佛在这茫茫天地间,唯有自己的影子能理解自己的悲哀。
这种孤独与哀愁在月下被放大,让人感同身受。
“孤心问寒城”
,孤心,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他以一颗孤独的心,去询问那寒冷的城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