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人都欢呼雀跃,唯独沈河无动于衷。
那时候的他对所有工作一视同仁,还没有机会的概念。
在班上又是成绩吊车尾的型差生,一切都不那么重要。
他唯独很重视表演。
沈河也是挖空心思钻研了角色过去的。
然而,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
他和黄正飞导演的想法有分歧。
某种意义上,演员毕竟只是导演的工具,导演的指令才是真理。
“给我滚出去”
记忆里,导演满脸皱纹的脸上迸发出怒不可遏的神情。
“你不能用那种眼神他你的头不该往那边偏。”
黄正飞驳回道。
“不,”
沈河却不合时宜地不肯服输,“我着他,所以非这样不可。”
“你不他你不喜欢他我要的是一个读懂角色的演员”
黄正飞一瞬间勃然大怒,“我让你去死,你就得去死”
倏忽之间,气氛骤然更替。
沈河默不作声地伫立在灯下,漆黑的影子宛如盘桓的山路,匍匐在他身上。
他目不斜视地望着导演,一字一顿地说“我去死可以,但是我只会变成空壳。
这个我注定是失败的。”
话已至此,黄正飞终于忍无可忍,一拳砸中沈河的脸。
沈河竟然想还击。
所幸被剧组其他人拉住了。
导演和演员在片场大打出手的新闻并不多见。
于是闹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
综上所述,仅仅将这次合作评价为“不愉快”
,或许有些太客气了。
难得的是,沈河第二天照常去了剧组。
黄正飞也什么都没说。
没有抗议,没有起诉,也没有再发生任何口角或肢体纠纷。
两个人私下一次都没有沟通过,却还是和平地完成了拍摄。
沈河的戏份被大幅删减,几乎成为吉祥物一样的存在,后期打演职人员表时甚至差点以为他是客串。
但这部电影在国外获奖时,总体没有几句的颁奖词里却专门单独提起这个角色,形容其“是很精彩的留白,总觉得
别有深意,令人印象深刻”
。
几年后,等沈河的事业开始步入正途,有听到风声的媒体故意在公开场合询问黄正飞“您怎么如今的年轻演员”
黄正飞说“长江后浪推前浪。”
见到设的套没用,对方索性挑明“您觉得沈河怎么样”
本来还担心黄正飞会敷衍了事。
堪称意外惊喜的是,听到这个名字,黄正飞一改刚才没兴趣的态度,当即表明立场,给出准确答复“我不喜欢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