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各位扪心自问就好。
就不展开说了,也不举例了,例子说出来保证404,咱就混口饭吃,犯不着直接飞龙骑脸不是
关于风控问题,多的也不想说了,请参考亨特白银事件。
如果当时各银行的风控都如你们所想的那么牛逼,亨特白银事件的后续也不至于逼得沃尔克亲自出面与亨特家族谈判,也不至于让贝奇,希尔森等当时一众华尔街大经纪商们濒临破产,甚至最后跟着亨特家族一道元气大伤。
5.出戏类问题,如“美国没有叫叔叔,阿姨的”
,“总是想前世如何如何,种花如何如何”
,“以及今天晚上刚看到的装也要把立场装正。”
答:关于这个问题,我就讲讲故事吧。
前面我发过一个单章说过,但估计没啥人看,这次发在正文卷里。
我没在美国留学过,但去过美国,也在加拿大生活过一段时间。
那是个小城,叫滑铁卢,一般听到这名字我估计九成九的人都会想到某个科西嘉炮兵少尉,我之前也是...
那是安大略南部的一个小城,号称加拿大硅谷。
没错,我老爹就是搞计算机啊、无线通讯这一块的,具体研究的啥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反正就是老爹去滑铁卢大学做访问学者进修的时候,跟着一块去的。
公立学校,读了段时间。
私立上不起,读公立学校,对访问学者家属来说,有些政策上的优待...
这些不提,我想说的是,文里有些内容,代入了我亲身的经历与所思所想。
首先,我是一个文科生,而我爸妈都是理工男女,我妈是物理方面的副高级研究员,我父母就是很典型的那种理工直男直女,不太会说话,不懂人情世故,不爱社交。
每天就是实验室、教室、家里三点一线,偶尔会去去图书馆。
现在年纪大了,还不错,知道自己骑骑车往公园跑跑了...
而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物极必反。
我感觉我天生就有点社交牛逼症的感觉,从小到大,班委没缺过,学生会主席副主席啥的都干过。
老师能处成朋友(至今还欠我高中语文老师三千多块钱没还),没事叫老师一块吃个饭啊,喝个酒啥的都行,然后下到保洁阿姨,保安大爷,学校超市小卖部的老板娘,上到院里的副书记,班主任啥的,都能处...还处得不错...
介绍完我,话说回故事。
当时在加拿大,我和我爸住一块,他和另外一个澳大利亚去的访问学者合租的屋子。
第一次见面,我就是喊得uncle,而没有喊什么什么先生。
人家也没觉得我失礼,没有教养(起码在我看来如此),相反对我还不错。
有时候去超市回来,还会给我带些零食什么的。
然后周围的邻居...咱也不是什么富贵人家出身,好社区自然是别想了。
隔壁正好一黑一白,两家人,白人那家情况不错,孩子读的学校是私立的,和我不在一块,另一边的小黑和我在一块。
刚开始在学校,谁都不认识,就是小黑带着我玩的。
说实话,之前对黑人印象很差,但印象改变就是源自那位小黑,还有小黑他妈,尤其是那句“虽然老娘没文化,但谁欺负你,老娘一枪崩了他”
...
那时候的加拿大控枪没有现在严格,ar-5啥的都可以买,都可以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