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火器,
他都白学了吗?”
“什么白学,学会了也不会这样,不让别人学自己也不学习,真是……”
欧阳修气得恨不得立刻写诗骂人,骂满清,骂洋人,但是想想又觉得浪费自己笔墨,最后化为一句唾弃:“不愧是蛮夷!”
富弼言简意赅两个字:“丢人!”
“汉人的江山,还得靠汉人来守。”
年轻的包拯作出结论,“蛮夷入关后只觉得是抢到了别人的田,只顾着烧杀抢掠,哪里会珍惜。
看看他们烧书,懂什么叫珍惜?”
大家深以为然点点头,在骂人方面达到了高度统一。
提到烧书,可谓是拉满了大宋人的仇恨。
整个宋朝对书籍极为爱护,并且是态度很开明的爱护。
宋朝有晒书节,到春季担心书受潮会晒书,担心被虫蛀也会晒书,当然其他朝代也有,比如汉朝《四民月令》有记载汉朝的七月七日晒书晒衣裳。
但是宋朝比较特殊的是,宫廷藏书晒书是允许民间百姓来抄书的,甚至包括很多遣宋使、留学生也可以。
宋朝的晒书节做得像是现代的书展,每年七月七日做“曝书会”
。
比如史学大家司马光,就是一位很大方的大藏书家。
他在自家园林“独乐园”
中修建了一间“读书堂”
,藏书一万余卷,每年曝书会都会邀请众多文人学子前去看书抄书。
皇室同样很大方很开明。
宋朝秘书省在晒宫廷藏书时,持续时间更长了。
北宋时期,从五月一日持续到八月,足足两二个月之长。
南宋时期从五月一日持续都七月一日,曝书会是持续两个月。
这个过程,皇室的宫廷藏书不仅对外开放,皇室还会准备茶水果品宽待观赏者。
观者可以一边吃水果喝茶,一边观摩皇室藏书,气氛十分轻松自由。
受到皇室风气的影响,民间的曝书会也很普遍,北宋的大相国寺、南宋的开元寺就是当时的民间图书“展销中心”
,曝书会一办就是几l个月。
所以当清朝大量焚书,加上八国联军侵华烧杀抢掠后,华夏本土很多珍贵的书籍资料失去传承,还得去日本朝鲜借鉴他们的历史资料,里面有大量的宋朝文献抄书内容。
——当然,也还有日本侵华抢走了大量珍贵书籍的原因,战败后也没有归还,许多重要的文献资料都被迫留在日本。
【华夏曾经因为丝绸,得到了大量的海外资源,被誉为“东方丝国”
。
】
【但是,朝廷对于纺织的态度就如同对待负责纺织的女人一样,肆意享受她们带来的福利,却从不重视。
】
【于是,高傲的大清皇帝也错过了工业革命,错过了一个时代。
】
【西方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是发明了飞梭,以珍妮纺纱机的改造开始。
】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还要从华夏偷盗桑蚕,还要进口华夏的脚踏式纺织机来织布;
到了工业革命,变革首先出现在棉纺织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