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过后,重头戏就是分夏粮。
如今的清溪大队还有五个生产队。
林老爷子一发话,各生产队自己分粮。
林夏她们家是生产二队380口人,土地450亩,百分之五的自留地。
集体旱地161亩,水浇地267亩。
按照公社的油科任务和棉花指标,留了地专门种植芝麻、棉花,其他的玉米、红薯还有一些杂粮轮耕。
其中249亩水浇地种植了小麦。
按一亩水浇地60斤的比例,留了斤的公粮,全都筛土扬灰,足斤够称的送去了公社粮站。
验收通过后,今年的公粮算是交上了。
今年的夏麦收成不好,平均一亩地也就收160斤麦子。
交完公粮后,生产二队也就剩斤麦子。
剩下的粮食,生产队按人六劳四的分配比例分粮。
百分之六十按人头分,一个人头分了不到四十斤。
剩下的9960小麦按公分计算,公分多,分的多,公分少,分的少。
可就算这样,一个壮劳力也就分了三十来斤麦子。
像孩子多的人家,家庭人口多,但劳动力少,他们反而分的粮食够吃,甚至是吃不完。
而像林夏她们家,基本全是大人,劳动力多,这样的户反而分到的粮食不够吃。
分完夏麦,林老爷子让人把碎粮分了下去,一人分了不到十斤。
聊胜于无。
林老爷子清了清嗓子,认真的嘱咐各生产队的队长,“从春天就没下雨,今年这个旱怕是定下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