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小说

第34章 镇馆之宝(第2页)

就像楚省博物馆的曾侯乙编钟和越王勾践剑,冀省博物馆的金缕玉衣,浙省博物馆的富春山居图,金陵市博物馆的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蜀省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神树,等等。

 “不会丢了吧”

濮杰直愣愣问道。

 “过不过脑子”

濮存志瞪了濮杰一眼。

 余耀心想,这太颠方鼎以前展览的时候,他还去过。

不要说不经常展览,就是经常展览,也不可能丢。

 司母戊鼎、毛公鼎、太颠方鼎,各有其特点。

司母戊鼎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毛公鼎则是铭文字数最多的青铜器。

 太颠方鼎呢,不如司母戊鼎大,也没有毛公鼎铭文字数多,但是历史背景却最为重要,保存完整,铸造技术极高。

 鼎内的铭文,记载了周武王受命第九年,在毕地祭祀去世的文王,然后向东抵达孟津。

在孟津,武王会盟诸侯,人数多达八百个,举行了一场伐纣“军事演习”

 史称孟津观兵。

 大臣太颠,跟着武王参与了祭祀和孟津观兵,受到了武王重重的赏赐,他便用赏赐的钱“作宝尊彝”

,也就是铸造了此鼎,来纪念这个事情。

太颠,是辅佐文王和武王的重臣;孟津观兵两年后,武王正式伐纣,太颠也立下了赫赫之功。

 鼎内一共两百多个铭文,记录此事,传示子孙。

 太颠方鼎在省博展览时,自然是不能近观,还隔着玻璃罩子。

 余耀回忆,这尊鼎高约四十厘米,口径大约三十厘米,是两只立耳,折沿,腹部不深。

因为是方鼎,所以是四柱足,柱足比较细长。

鼎身有龙纹,有兽面纹,有装饰性的雷纹,柱足上有牛首纹;都很清晰。

 濮存志本来想卖个关子,但他这一瞪眼,濮杰不吱声了,余耀暗自在琢磨,一时突然安静了下来。

 “馆长好像是在向省文物局的领导打电话,一口一个局长,口气很谦恭。”

濮存志自己又缓缓开了口,“你们猜怎么着这太颠方鼎可能是假的”

 “假的”

余耀和濮杰异口同声叫了起来 余耀心想,以前自己虽然眼力不济,但这尊太颠方鼎,是民国时期便由江州市文保部门经过严密审核之后接手的,后来一直处于保护之中,怎么可能是假的 “你们急什么我只是说可能。”

濮存志道,“原来,昨天馆长收到了一封来自倭国千贺美术馆的函。

研究之后,今天上午又和千贺美术馆方面通了电话。

对方说啊,他们也馆藏一尊太颠方鼎,那一件才是真品”

 “扯淡吧小鬼子真特么能整事儿太颠方鼎在省博多少年了,光是展出又有多少回了,他们怎么现在才说”

濮杰冷笑,“而且他们哪来的机会比对甄别他们手里的,才是假的吧”

 s:藏品遭疑属虚构,勿对号入座。

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